《今日聚焦》

个人学习 13 0

《今日聚焦》

广播电视新闻专栏

2021年每月第二周刊播作品目录

标 题

刊播日期

产业振兴 打通致富路

1月6日

就地过年 一样温暖

2月10日

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3月11日

追求美好生活不是“强迫劳动”

4月7日

李广德:为了一毫米

5月4日

和田:丝路古城焕新颜

6月9日

伟大建党精神代代相传

7月5日

农民当股东 改革享红利

8月10日

雪莲盛开在天山冰川上

9月9日

10月

把“文物”带回家

10月7日

11月

产业发展加“数”转型

11月8日

12月

“体育+旅游”融出旅游发展新路径

12月8日

注:填写连续12个月每月第二周(如遇重大节假日或重大事件,顺延一周)刊载的作品标题,日刊栏目填写每月第二周任意一天刊载的作品标题。

《今日聚焦》20150909

本地收视数据

(数据周期: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

2021年《今日聚焦》首播总期数共计295期,每期平均收视率,单期最高收视率,每月平均收视率详见下表。

《今日聚焦》每月平均收视率

收视率

10月

11月

12月

新疆广播电视台

2022年5月

《今日聚焦》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日聚焦》。又是一年春耕季,新疆的千万亩棉花陆续开播。这张照片,是大家印象中的棉花春耕场景,而这张呢,是新疆现在大部分地区棉花春耕的景象。小农具到大型农机,这样的变化对棉农来说意味着什么?作为我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新疆的“优棉”之路会给棉花产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走进国家级优质商品棉基地,阿克苏地区沙雅县进行调查采访。

【播种现场】

【正文】这里是沙雅县红旗镇,当记者来到这里时,棉农约麦尔•艾力正在抢抓时间进行播种作业。这台卫星导航播种机正是他春耕生产的“新助手”。

【同期】沙雅县红旗镇巴扎村村民 约麦尔•艾力 (男 汉语)“A点和b点定好,自己走,我们不用动方向盘, 500米误差没有超过2公分。”

【正文】在约麦尔•艾力看来,卫星导航播种机不仅可以做到无人驾驶,而且播种、滴灌、铺膜,机械化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

【同期】沙雅县红旗镇巴扎村村民 约麦尔•艾力 (男 汉语)“两个人就能播种150亩左右。以前我们150亩地,要干一个星期,现在一天就能干完。”

【正文】约麦尔•艾力说的变化,正是得益于自治区实施的高标准棉田建设项目。项目实施的第一步,就是适度规模化经营,将原来分散在农户手里的棉花地,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到合作社,让“小块田”,变成“大条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统一标准、统一水肥管理,而且,机械化作业得到了最大利用。

【同期】沙雅县红旗镇巴扎村村民 约麦尔•艾力 (男 汉语)

“以前一亩地产350公斤左右,现在把地整了大块了,一亩地产450公斤左右,比以前一亩地多挣了700块钱。”

【正文】如今,沙雅县棉花种植面积达到190万亩,其中适度规模经营的面积达到了160万亩,春耕生产全部实现智能机械化,但是,相对于用工量更大的棉花采摘季,棉农的双手是否也能得到解放呢?

【耕地现场】

【沙雅县富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马邦恒】

“犁了多少地了,上午?”

【合作社社员】“犁了200亩。”

【正文】马邦恒是沙雅县海楼镇科克布云村的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理经营着村里6千多亩的棉花地。往年,一到了棉花采摘季,最让马邦恒头疼的就是招拾花工,但4年前,因为采棉机的推广,这样的烦恼一去不复返。

【同期】沙雅县富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马邦恒(男 汉语)“这就是我们的采棉机,它一天能采500亩地,作业效率非常高,一遍过去采收就完成了,相当于1500个人的工作量。”

【正文】机械化的运用,见证了棉花高质量的发展。那么,对农民来说,成本是否也更高呢?

【同期】沙雅县富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马邦恒(男 汉语)“以前我们拾棉花,一公斤(采摘费)大概在两块钱,按(每亩)400公斤算的话,差不多是800元。采棉机现在作业,一亩地大概在220元,一公斤合到5毛到5毛5分钱。”

【正文】省下的采摘费,就是棉农增加的收入。如今,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达到千公顷,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而作为新疆最大棉产地的沙雅县,机械化水平更是高达90%。

【同期】沙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杨(男 汉语)

“今年采棉花基本上都实现机械化了,我们剩下这些棉花,拾花工都是自给自足,基本上他既是种植者,又是管理者,又是拾花工。”

【正文】李杨告诉记者,随着机采棉面积迅速扩大,采棉机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提升。过去,我国采棉机基本依靠进口,高昂的购置费用、维修费用,曾经是机采棉推广的卡脖子难题之一,那现在情况又怎样了呢?

【采棉机装备企业生产现场】

【正文】这里是位于沙雅县的一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采棉机正是企业的主要农机产品。

【同期】沙雅县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主任 阿布都外力•亚森(男 汉语)

“我们现在生产任务就是300多台,相当于2019年的产量翻了两倍多。”

【正文】阿布都外力坦言,300多台的产量,也就意味着全国采棉机市场,新疆制造占到了50%,而它的造价也远远低于进口采棉机。

【同期】沙雅县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 刘钧天(男 汉语)

“建厂初期,采摘头的核心部件都依赖于国外进口,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采净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现在的95%以上。”

【正文】零部件的国产化,技术的创新,给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最终受益的还是农民。而考虑到新疆植棉模式的特点,今年,企业创新生产的新一代采棉机也即将投放市场。

【电话采访】特约评论员 张彬(男 汉语)

“新疆棉花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包括机械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促进了新疆棉花绿色高质量发展,像我们北斗卫星的导航系统,包括无人机的使用等等,都给种棉业带来了效率的极大提升,科技为种棉赋能,已经成为新疆棉花,最大的一个亮点。”

【主持人】在新疆发展优质棉的过程中,适度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的运用,不仅解放了农民双手,也推动着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到万吨,占到全国比重的。但是,棉花产业的整体效益,看的不仅是产量,还要看后续的加工环节,新疆的棉纺企业如何顺应市场,在“优”上做文章呢?

【正文】这里是位于沙雅县的守信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虽然棉花刚刚进入播种期,但企业的棉纺品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份。

【同期】沙雅县守信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前纺车间主任 杨春红(男 汉语)“我们的每日产量是15吨以上,主要销往南通市织布面料使用。”

【正文】四年前,守信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沙雅县。杨春红说的15吨日产量,来之不易。时间回到建厂初期,棉纺产品一度出现卖难的现象。

【同期】沙雅县守信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志标(男 汉语)

“纤维长度要在28毫米,达不到的话,到织布下一个环节就容易断。我们刚过来的时候,棉花没有现在的棉花品质好。”

【正文】棉花品质不好,影响了棉纺产品的质量,市场销售也就大打折扣。那么究其原因,问题出在哪呢?

【同期】沙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杨(男 汉语)

“2016年之前,我们沙雅县种植的棉花品种是百余个,品种的多乱杂,就导致我们后面生产出来的棉花,在下游企业加工纺织的时候,就是它的品质上不去。”

【正文】守着优质棉生产基地,却纺不出优质棉产品,面对困境,如何破解呢?

【同期】沙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李杨(男 汉语)

“我们通过多组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在各乡镇设立了优良棉花品种的试验田,从2016年之前的百余个棉花品种压缩到现在的两个品种。”

【正文】确保棉花品种一致性,提高棉纺产品质量。而这带来的效果,则是企业生产方向也随之改变。

【同期】沙雅县守信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志标(男 汉语)

“前两年咱们生产的品种大多是中低档次的这些床单布为主,现在咱们生产的产品主要就是做服装面料,提升了一个很大档次。”

【正文】随着国内中高端棉纱产品需求加大, 企业只有生产高端精品棉纱,才能占领更大市场。2020年,企业产品年销量突破7000吨,较2018年提高了2000吨。今年,企业最新上马了一套国际领先设备,这也就意味着,棉纱质量将再次提升。

【同期】沙雅县守信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志标(男 汉语)

“自动上纱,自动接头,自动落纱。有目前最先进的纱线检测系统,质量的把关都是非常好的。”

【正文】好的原料,好的质量,才能有好的市场。如今,全疆纺织服装企业已经达到3200多家,2020年棉纱产量达到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6%。“十四五”期间,新疆将建成国家优质棉纱生产基地。

【电话采访】特约评论员 张彬(男)

“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的开放,已经成为引领新疆棉花产业,实现更高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再加上我国持续发展的经济以及不断提升的收入水平,让中国拥有了强大的服装消费市场,新疆的棉花优质,不仅能够满足中国纺织业的平稳运行,也是我们国内民生需求的重要保障,这些都奠定了,新疆棉花产业巨大优势,也是新疆棉花底气的来源。”

【主持人】从规模化经营,到采棉机的装备制造,从统一棉花品种,到提高棉纱质量,棉花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新疆棉花的硬核力量。一个“优”字,让棉农更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中国棉花产业未来可期。好的,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欢迎收听关注明天早间九点至十点新疆广播电视台《新广行风热线》。感谢收看,再见!

广播电视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

(下半年)

作品标题

实事办到牧民心坎上

刊播日期

2021年12月20日

14分钟

2021年_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重要内容,目的就是推动全党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作为新疆的主流媒体,《今日聚焦》栏目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发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特色亮点和典型经验。该作品就是

其中一部把视角聚焦到基层党员和群众的佳作。

作品题材重大、主题深刻、叙事流畅、视角独特、画面精美。全程记录“幸福驿站”建设、服务群众的过程,用真实的细节让故事更为生动鲜活。透过作品,观众看到了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锤炼为民服务的初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