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年会节目不更新(今日头条年会时间)

个人学习 42 0

今日头条年会节目不更新

关于IPO,今日头条内部也很期待。

2015年,朱文佳加入今日头条,主要负责算法工作。当时头条发展得很快,在某个2015年年底的产品用户数榜单里,头条是前20名中唯一一个由2010年后成立的公司发布的产品。

很多同事开始憧憬:是不是该准备上市了。结果那一年年底开年会,张一鸣说,头条是一个非常大的东西,对特别大的东西的演化要有耐心,围绕信息分发还有很多工作值得做,做好这个事情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在随后的群访中,朱文佳也回应上市问题:“(张一鸣认为)这个事情比较大,要延迟满足感,再等一等。”

自2018年,字节跳动IPO的消息就时时牵动外界神经,上市地点迷雾重重。今年2月,据报道,科创板向字节跳动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其在科创板上市;本月,来自英国《金融时报》最新的消息是,字节跳动将会在明年1季度赴港IPO……不过种种消息皆被字节跳动否认。以字节跳动的体量,这只750亿美金巨兽不管到哪里IPO都是一场VC/PE乐见的盛宴。

张一鸣认为,头条得慢慢来,他之前所提到的“非常大的东西”,其实就是通用信息平台。围绕内容体裁和分发方式两个维度,今日头条已建成标准意义上的通用信息平台:既涵盖图文、视频、问答、微头条、专栏、小说、直播和音频等内容体裁,也囊括内容运营、推荐引擎、关注订阅和搜索引擎等分发方式。

“一个现代人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内容体裁和分发方式,几乎都在头条平台上得到了容纳和体现。”朱文佳说。 

今日头条年会节目不更新

《抢劫银行》是一个适合8人演的小品。故事讲述了几个小偷因为缺钱而打算抢劫银行,结果却被警察抓住了。

故事充满了搞笑的情节和生动的对白,适合8个人分别扮演小偷、警察、银行职员等角色,表演轻松有趣,引人发笑。这个小品可以展示演员们各自的喜剧演技和合作默契,也能给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观赏体验。不同的演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演绎不同的角色,让观众更加喜欢和欣赏。

适合因为8人演的小品的人数较多,可以更好地展现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对立,也容易分配剧本中的角色。

演员的数量也不至于过多,制作和排练的难度相对较小。

小品也可以根据演员的特点和风格进行创作和改进,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选取具体的小品时,可以根据团队的需求和特点来选择题材和内容,比如可以选择社会热点、发生在生活中的趣事或者通过小品来强调某个社会问题。

8人演的小品是一种比较适合的创作形式。

赵本山和范伟主演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人多热闹很适合八个人出演里面的模特多几个人和少几个人没有太大的关系,都能演出效果。

情景剧小品。

这样的小品更适合人多的。就像春节晚会任嘉伦的小品《每逢佳节被相亲》人多,故事内容丰富。

今日头条年会节目不更新

我想跟大家一起展望字节跳动未来还会发生什么,2016及未来。

2016年初,我们的DAU达到4000万,希望今年年底仅头条APP的DAU就超过6000万,达到中国第一。

希望在未来更长的时间内我们的DAU能到亿。那时,我们估计整个市场的移动互联网DAU大概在7亿,资讯渗透率大概在35%,大概在亿。目前,整个市场资讯类应用大概会有2亿的DAU,我们加腾讯目前有1亿DAU,加上整个被我们带弯的整个中国浏览器行业,中国三大浏览器改成头条模式了,他们都转到头条的模式来,三个加起来大概有六七千万的DAU,再加上其他的小公司,如果我们未来能占据一半,那至少是1亿—亿。

我们的收入主要是广告,媒体时长决定了我们的广告收入。

什么叫媒体时长?聊天、看电影、看小说、打游戏这几个行为除外,其它所有的新闻、搜索、购物、短视频、图片、问答全都算作媒体时间的话,这个时间在中国大概有七百亿分钟,每个手机用户使用手机的亮屏时间大概三个多小时,其中大概有一半是媒体时长,我们去掉聊天、影视、小说、游戏,大概七百亿分钟,如果我们能做到亿DAU,目前单用户每日使用时长是57分钟,应该很快超过60分钟。假设达到70分钟,这个时间是105亿分钟,大概占所有用户移动媒体时间的1/7。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1/7的媒体时长,通过更强大的广告系统、更强大的商业系统达到1/5的市场收入,希望在2020年能达到100亿美金。

我们去年跑了很多国家,最近两会上小米的雷总也说,今日头条是中国原创创新的代表。确实,我们在各个国家都看到今日头条的追随者,他们也自称是该国的今日头条。

像GOOGLE、Facebook、腾讯这些优秀的公司,不断有创新的产品诞生,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创新的科技公司,我希望字节跳动也是如此。简单来说就是继续努力憋大招。

把公司做成产品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除了我们日常给用户提供的产品之外,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把公司发展成一个产品。

我们说一个公司有输入,有钱,有人,市场有各种机会,这个是公司的输入。就像人的输入,有空气有食物有包子。那么产出呢?就是愿景——你需要达到的目标。

输入和输出之间差什么东西?你有一个想法,你有一个朋友有一批同事有一笔钱,这只是生产要素而已,生产要素如何转化为输出产品?中间间隔的就是公司。

今日头条年会节目不更新

今年7月底,凭借一篇字节跳动的招聘启事,今日头条首度官宣搜索业务上线,并主动披露了关于搜索团队的诸多信息。

实际上,自今年3月,前360的搜索产品负责人吴凯加入字节跳动的消息传开来,字节跳动布局搜索一事早成定局。朱文佳在生机大会说到:“其实,头条的通用搜索业务已经上线一年了。之前,产品还处在打磨阶段,但是我们最近对比测试,包括我个人的使用感受,可以说,在用户体验方面,头条搜索已经进入了业界的第一梯队。”

作为今日头条的CEO,朱文佳强调,头条是一个信息分发平台,搜索是信息分发的一种基础形式,这是对分发形式的完善。用户在头条上看到一个内容,经常会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通过搜索,用户能够更精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搜索业务并非基于公司间的竞争,而是自然而然地发展逻辑。

关于搜索的故事并不好讲,在百度、360和搜狗之后,很多年都未曾有新的真正的竞争者出现。字节跳动想要做“搜索中台架构”,这就需要前所未有的搜索能力,对于这个刚刚招完兵买完马的团队,人们还是很期待看到它如何“打破传统搜索引擎天花板”。

今日头条年会节目不更新

回望今日头条这7年来的发展:

被誉为互联网元年的2012年,今日头条版本上线,并迅速推出第一版个性化推荐系统,此后一系列举措都围绕“连接人与信息”;2014年推出头条号;2016年,大力投入短视频;2017年,上线问答和微头条;直至近期,正式推出搜索。

与之相对应的时间里,关于今日头条这家公司的解读从没有断过。“2012年只有'今日头条'一个栏目时,大家认为我们是一个聚合新闻客户端。2014年,我们有了头条号,有人觉得我们在模仿微信公众号。2016年,我们提出All in 短视频,很多人问,为什么新闻客户端要做短视频?2017年,问答和微头条发布时,又有人说我们会变成另一个微博。近期搜索正式推出,也有相似的论调出现。”

这些疑问被高度提炼为一个问题:今日头条的边界在哪里?

如果不是基于竞争的视角来看待“边界”的问题,朱文佳认为,头条的使命就是头条的边界——连接人与信息,促进创作与交流。这样的使命也赋予了头条在过去7年间的产品逻辑,“一横一竖”:“一横”是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体裁,“一竖”是尽可能多的分发方式。

不管是头条号、短视频、问答、微头条,还是搜索,甚至未来更多为了信息分发而出先的新形势,直截了当表明,现在的字节跳动仍旧没有边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