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价
到了5月1日,山西省发布《关于做好“五一”假期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今年以来,全省煤炭生产低位运行,煤炭产能利用率明显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但正如前文所言,今年的煤炭减产措施,对山西煤炭产量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据北京日报等,作为全国煤炭大省,山西今年前4个月规模以上原煤产量万吨,同比下降,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5%。
那么今年山西的煤炭产量目标是多少呢?据3月31日印发的《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2024年全省煤炭产量稳定在13亿吨左右。如果要完成这一目标,意味着在接下来的5-12月煤炭总产量要达到亿吨,月均亿吨,同比上升。当然这是建立在完成全年目标的理论计算值,要完成这个目标还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煤炭的风吹草动,直接影响山西的经济表现:山西省_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山西GDP为亿元,以不变价计算的实际增速,在31个省份中垫底,远低于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一季度山西煤炭工业下降,非煤工业下降。
根据国家_数据,山西还是全国唯一经济缩水的省份,经济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超400亿元,名义增速。
面对煤炭的周期波动,山西也在积极转型,拥抱新质生产力:据山西省_,今年一季度,山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全年提升个百分点。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增势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和。
摆脱能源依赖,走出发展阵痛,以山西为代表的资源型地区正在积极努力中。
秦皇岛今日煤价
应该说,5月这一波煤炭价格上涨,其实是对3-4月那一波下行的反弹:据相关数据,上周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价格上涨至884元/吨,环比增长,同比增长。这也是今年以来,港口煤煤价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
下图清晰表明,从产地煤价格来看,目前的价格尚未达到2023年的价格高点,而从港口的动力煤价格,以及相应的价格指数来看,目前距离2023年的高点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现在如果说“煤炭大涨”,可能确实是有待商榷的!
可能有的财友会有疑问:为何不同地点的煤炭价格不同?
在此需要先理清一个概念:煤炭供给分为产地煤(坑口煤)和港口煤,产地煤就是在煤矿坑口直接交货的价格,港口煤就是把挖出来的煤运到港口,再通过港口转运,很明显价格不同,因为后者还有运输成本!
前者主要反映局部市场供需情况,而港口是煤炭进出口和国内长距离运输的主要节点,因而能更全面地反映终端市场的价格和需求情况。
光大证券研报表示,5月往往是用电旺季将至时,且当前煤炭供给、库存均低于去年同期,而需求有望超过去年同期。而库存下降,往往意味着夏季煤电用煤旺季到来后,客户集中采购,煤价更容易上涨。
具体说来,据华福证券研报,截至5月27日,环渤海港煤炭库存合计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万吨/减少;截至本周,长江口煤炭库存合计717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9万吨/减少。可见两地的煤炭库存和去年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秦皇岛今日煤价
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图表数据中梳理出逻辑是基本功。让我们把目光转回上文的“动力煤价格”一图,可以发现,2023年上半年动力煤价格下跌异常显著,直到6月才开始止跌企稳,这背后,其实是一次煤炭产业“集中化”的过程。
时光回到2015年,举国上下都在如火如荼“去产能”,煤炭作为“傻大黑粗”行业更是首当其冲:2016年-2020年十三五期间,煤炭行业合计淘汰落后产能10亿吨,煤炭行业开启供给侧改革,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行业前十产量占比2020年已经达到52%。
而招商证券研报则称,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原煤产量占比不断扩大,从2010年的58%扩大到2020年71%,这一轮去产能运动,构建了煤炭股“十年长牛”的基础!
2010-2020,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晋陕蒙三省集中
但凡事总会有曲折:到了2023年,在能源安全的逻辑下,各大煤企普遍采取了增产措施:2023年全年,国内煤炭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原煤产量达亿吨,同比增长。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经济复苏在路上,同年火电发电量仅同比增长。供给没有被需求消化,而这种预期,被提前反映在煤价中了!
面对煤价下跌的局面,头部企业又开始带头减产了:国家_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亿吨,同比下降,较去年减产超5000万吨。其中,山西减产超7500万吨,是目前煤炭减产的主力,总产量也次于内蒙古,退居全国第二。今年2月份,山西部分集团煤矿开始下发减产要求,潞安集团及山煤国际等重点企业均有对应的减产计划。
前四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分省区原煤产量数据
减产提上日程的同时,经济指标开始全面复苏: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对煤炭行业影响最大的第二产业同比增长,可以说开局良好。而2024年1-4月,国内火电发电量206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占总发电量比例达到70%。
面对煤价的走高,一些地方也开始“坐不住了”,开始在政策上动起了脑筋。其中以煤炭大省山西较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