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灵光今日新闻(聊城光明眼科医院)

个人学习 21 0

聊城市人民政府 - 新闻发布

老城区位于市中心,一公里见方,有两条中轴线;正中就是光岳楼。 从新城驱车经过长长的大桥进入老城,发现这里仍旧保留着浓重的生活气息。小店、民居参差着,几乎都是一到两层。城中心的制高点就是明朝的光岳楼。这座号称与岳阳楼、黄鹤楼齐名的楼,高九丈九尺(33米)。在古代,九为阳极之数,寓意不可超越。康熙和乾隆帝南巡时都多次住在光岳楼内。

金丝楠木柱子,华丽的藻井,没有一根钉子、全靠木榫结合的精巧技艺……站在楼上,还可以它遥想当年的威势。从窗子向外望去,东昌湖围在四周,水气扑面而来,更远处,才是繁华的现代城市建筑。

东昌湖的前身,实际上是一条护城河。如今,它已经变成了方圆5公里的一个城中湖。这里的湖水是黄河水经过水库沉淀后注入的,因此格外清澈。乘游艇穿行湖上,见翩然水鸟飞起落下,它们就栖居在湖中心的小岛旁。

值得一提的是被我们戏称为聊城“悉尼歌剧院”的水城明珠剧场。这个同样高33米的现代建筑就坐落在东昌湖西岸,占地也将近1平方公里,里面有3600多个座位。这个直径86米的大家伙还有一个“特异功能”,那就是最外面的半个“蛋壳”可以向另外半边转动,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这样,看台变成了露天的,坐在湖边,清风徐来,欣赏着台上的演出,如果康熙、乾隆帝知道了,恐怕也会羡慕吧!

山东聊城灵光今日新闻

钞关,就是税关。明清政府曾在运河边重要城市设置课税之地,临清市博物馆馆长魏辉介绍说,临清的钞关是大运河上建关最早、闭关最晚、收税额最高,也是现存惟一的一处钞关遗址。

明万历年间,临清作为山东惟一的钞关,年商税额达8万多两,超过了地处京师的崇文门钞关而居八大钞关之首。在钞关供职的各种胥吏人数众多,书吏、算手、巡捕、管事、更夫,总数不下数百人。乾隆年间《临清州志》这样记载:“(钞关)中为正堂三间……左为科房十二间。左下为皂隶房三间,右下为巡拦房三间。……后为官宅。”

在魏辉的带领下,在曲曲折折的老城区小巷里穿行,打开一扇栅栏铁门,进到一个大院,就是当年的钞关了。原来这里曾被戏校作为校址,一面墙上还写着作息时间表,现在已经没有人使用了。正房的古梁头还在,许多相关的碑刻或站或躺地散放在山墙旁边,四下里一片寂静。最高的一块上,是繁体写的“宝藏”两个大字。

山东聊城灵光今日新闻

临清,其实是聊城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之所以在这里特别道来,是因为它曾盛极一时。明朝弘治年间的一位朝鲜使臣从宁波经运河北上京师,路过临清时在日记中写道:“(临清)在京师之要冲,商贾辐辏之地。其城中及城外数十里间,楼台之密,市肆之盛,货财之富,船舶之集,虽不及苏杭,亦甲于山东,名于天下矣。” 故宫城墙临清砖也许有人会把它跟北京联系起来,因为临清的砖实在是太过有名。临清土质和水质好,烧出的砖“不碱不蚀,击之有声,断之无孔”;而且它的交通非常便利,位于漕运咽喉之地,又距京师较近,因此,明清时期皇宫和帝王的陵寝均用临清砖砌墙。只有苏州府生产的“金砖”(专供皇宫铺地用的方砖)才能与它媲美。

在临清简陋的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这些砖。坚硬的青灰色砖块上,还印着当年烧制的信息。临清的贡砖烧造为数以万计的农村贫民提供了糊口的机会,而硕大笨重的青砖从临清运往京师,也给北上京师的官民船只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砖值每块给工价银二分七厘,如挑出哑声者每块变价银一分七厘,不堪用者每块变价银一厘七毫。”当你在故宫因为它的宏伟庄严而发呆时,是否会想到,古时千里之外的这些先民,用汗水换来了自己的生计,也把生命故事的一部分凝结在了这冷冰冰的建筑中?

山东聊城灵光今日新闻

至今仍在通航的大运河在济宁城西。站在桥上,水面波澜不惊,不时有驳船无声驶过。码头上停靠着几艘轮船,旁边的空地上,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将一个已经初具雏形的铁壳子打造成一艘大船……桥上则更加热闹,公交车鸣着笛,自行车载着一捆菜,推车的老人累了停下来歇一口气,行人来来往往,仿佛谁也没有注意到大运河的存在。

济宁城内的古运河跟原有的水系——越河、小氵光河等一起,已经变成了景观用水,并不用作航运。济宁城内有18座桥,清平桥、玉带桥、玉堂桥、草桥……微雨蒙蒙的夜里,拾阶而下,站在那一带水旁,但见两边的墙砌得很整齐,桥上、河边的灯整整齐齐地排过去,跟两岸闪烁着的招牌呼应着。

东大寺桥旁有清真寺东大寺,那是运河城市共同的印记。通畅的交通让_从四面八方聚来,在当地生根开花。寺庙不大,碑刻上满是花一样的阿拉伯语文字,漂亮却不失庄严。玉带桥边是太白楼,这位诗仙曾经在济宁居住了23年,也曾跟在济宁居住了8年的杜甫唱和。

爱新觉罗·玄烨留下一首《过济宁》的诗曰:“济水平分南北流,山桃花绽古墟头。粼粼碧浪层层树,便觉春风起棹讴。”如今,草桥边只留下一棵老槐树还倔强地立在河边,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荣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