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销量怎么看(suv销量排行榜)

个人学习 28 0

亚马逊怎么看别人店铺的销量

最开始戴姆勒和本茨是两家汽车公司,各走各路。

本茨最早的LOGO是1904年的黑色齿轮,中间有Original Benz字母,图中木有。

梅赛德斯字母LOGO最早在1902年被戴姆勒大经销商耶利内克使用,同时他也是为赛车手,给自己的戴姆勒赛车起名梅赛德斯(女儿的名字)并夺冠。

因为耶利内克贡献太大,1909年戴姆勒集团开始使用“梅赛德斯”命名自己的汽车,并开始使用三芒星LOGO。同年本茨开始使用字母+月桂枝LOGO。

1916年梅赛德斯换了一次LOGO,圆形大轮廓出现。

1926年戴姆勒和本茨合并,旗下汽车命名Mercedes-Benz,并开始使用最经典的三芒星+Mercedes-Benz字母+月桂枝LOGO,主色调为蓝色,此LOGO使用至今。

此后Mercedes-Benz的LOGO进行了多次的简化,但不管如何简化,都会沿用Mercedes三芒星,而Benz早就被弃用。

Benz的音译仅在大中华区常见,其他地区一般叫Mercedes,Mercedes-Benz,Mercedes AMG。毕竟对着人家Mercedes的三芒星LOGO喊Benz确实不是那么回事。

今日销量怎么看

苹果公司,2007年之前叫做苹果电脑公司。上世纪七十年代成立之初,苹果一直在做的都是微型PC。

那个年代,电脑并不是大众消费品。那时人们对于计算机的印象是巨大的专业机器,机器是复杂的,冰冷的。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就曾豪言,五台计算机足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七十年代,IBM的机器就如同IBM国际商用机器的名字一样让人望而却步。

时代总在向前发展,PC的时代来临了。

什么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将原本大型的计算设备小型化,甚至便携化。

两个叫史蒂夫的年轻人看到了这个时代:计算机不该只是一部冷冰的机器,计算机应该成为人们的助手,伙伴,进入到每一个家庭。

据说乔布斯吃着苹果定下的苹果电脑的名字,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名字赋予了产品亲和力,在那个努力将计算机小型化的年代,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更是和划时代的Macintosh交相辉映。从苹果产品的设计来看,其简约,多彩,时尚的设计一直有别于其他厂商,所见即所得的理念,让老奶奶都会用。

苹果的Logo早年间是牛顿在苹果树下阅读,这其实也是一种联想,即——这该死的苹果可不是普通的苹果,是砸到牛顿的苹果。从某种意义上,这只苹果便是牛顿。苹果在西方神话中也是“智慧”的象征,亚当夏娃在伊甸园偷吃的禁果便是苹果,从此被逐出伊甸,成为人类先祖。

1954年,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服用氰化物自杀,他身边的,是一只咬了一口的苹果。

苹果电脑在驱逐乔布斯后曾举步维艰,失败的项目层出不迭,直到乔布斯回归。iPod,iTunes,iPhone,iPad彻底拯救了苹果也改变了世界。

2007年,iPhone问世,苹果电脑公司改名为苹果公司。

苹果是众多PC厂商中唯一完成转型的企业,也以此确立了行业地位,即:

今日销量怎么看

首先说中华酷联,实则中华酷联也没有叱咤风云,水肿不能算胖。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靠运营商搞低端机一时间是销量大增,财报好看。但是对品牌伤害太大,犹如饮鸩止渴。当合约机的潮水褪去,低价合约机造成的低端形象深入人心,轻松的日子过久了,厂商也懒得努力,软件优化层面这四兄弟一个比一个烂,而烂久了,真的想变好都很难。优秀是一种习惯,此言甚是。

好在华为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迅速调转方向紧跟着小米的脚步,并靠着多年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完成弯道超越。时至今日,你很难说华为到底是工业品牌还是消费品牌,从大多数消费者提起华为就想到手机来看,华为的转型是非常成功的。

小米当下的挣扎则是在“性价比”的道路上舒适太久,性价比是一剂良药,也是慢性毒药,当然毒性比合约机那是差多了。渠道的缺失使得小米无法收割线下,收割线下才能快速完成“资本积累”,有了“资本积累”才能谈下一步的发展提高。OPPO和VIVO这俩“厂妹”品牌便深谙此道,严守渠道,紧跟线上,冲击高端。

多年的性价比策略将小米钉在了性价比的标签上,你贵你就是大逆不道耍猴用户。

目前华为跌倒给小米OV创造了很好的上升机会,不仅是销量的上升,还有产品向更高的定位冲击。MOV三家目前是抓住了机会,小米甚至冲到了第二。

拓展一个,PC界作践品牌的的典型是宏碁。

09-11年上网本风头一时无两,宏碁当年为了账面的份额干了两件事儿:

1,押注上网本;2,降低成品,精简产品线。

终于,2011年宏碁短暂爬上全球第一,然后就,急速衰落。之后的故事就是联想从08年的Others坐上了2013年的,并持续至今。宏碁出了什么问题?

2011年,消费级超低电压CULV平台相对已然成熟,比Atom更强的性能,终于可以摆脱“上网本”的尴尬定位,上网本这一概念本身就是在特殊时期的特殊对应方案,定位低端体验差。上网本这东西,你可以作为主要产品线的辅助,用来争取低端客户,低端客户没有忠诚度,便宜就好。但你不能拿这种低价工业垃圾当主要走量产品。另一方面,精简产品线导致宏碁的千机一面,系列趋同;降低成本导致机器体验差,毫无差异化。这都导致了宏碁将自己的品牌打向了低端,且台湾双A没有一个足够体量的本土市场,退无可退的时候,颓势便无法挽回。

前面说到联想从08年的Others到了如今的PC老大,台湾双A如今已经快要混到了联想之前的Others。

至于联想如何从其他到老大,这又是一篇课题,这是必然,不是偶然,在此不展开了。

回到主题,小米不是发展到全球第四,小米现在是艰难维持世界第四。对于小鹏来说,世界第四遥不可及,目前世界第四的现代-起亚集团销量为700W辆,自主大佬吉利以不到200W辆在10名开外。目标还是实际一些,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每一步的成功都在迈向更大的成功。小鹏这个名字,给自己的成长之路人为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今日销量怎么看

这个问题很得罪迪粉和水军啊。

比亚迪属于另一个恶劣典型:谄媚,装洋鬼子抬身价,但没成想玩砸了,但是死性不改。

一说是早年间王传福刚创业,搞了个亚迪电子,但参展时据说因为字母排序展位靠后,于是加了个B字母,比亚迪,一来可以靠前,二来九十年代洋名洋气。

其实按说亚迪这个名字就挺好,亚,可以理解成亚洲;迪,有启迪,行走,走出的意思。合在一起倒可以解释,寓意也不错。但比亚迪BYD就不伦不类了,你又总得解释这三个字(字母),于是就想了个Slogan:Build Your Dreams,筑造你们的梦想(筑梦)。

那么有意思的就来了,在国外你用BYD加上Slogan是没问题的,歪果仁也懒得管你有什么含义,但是在国内还用比亚迪就不能自圆其说,这三字组合在中文里没有任何含义和意象,纯粹就是BYD的音译。早年间只搞电池的时候并无不可,但是作为一个工业品牌,搞汽车就显得毫无内涵。

总得补救,比亚迪搞了王朝系列和中文按键,改变形象,个人觉得有谄媚国内的感觉,但却依然保留BYD车标和Build Your Dreams的尾标,且内部也并不是全车中文。再加上BYD这三个字引起的恶意联想,总而言之,不伦不类。以文化来要求比亚迪似乎过于严苛,但作为一家民族企业,我坚持认为比亚迪是民族企业,这样的命名,显得略恶心。

这种装洋鬼子的企业早年很多,现在剩存的也很多,尤以装修家居建材圈最为泛滥。

至于比亚迪的车,有几款在自身的价格和产品定位下,产品力确实很不错。但是比亚迪的营销总是喜欢搞虚假宣传和过度宣传。比如汉EV,一辆非常出色的20级家用代步电动车,配置隔音滤震空间外观动力都非常对得起价位,但是就非要宣传成最强性能车,哪怕出了事故,发事故公告也要在公告里给汉EV做最强性能车的广告,真麻了。

总之你买你随意,我买我不买。

今日销量怎么看

我们看数据:

上半年小鹏销量30738台,平均开票价约21万,销量比去年同期提高460%(20年4月P7上市)。目前月销相对平稳,在6-7K台。25万级别P7为销量主力,销量19366台。余下11000台是15万级别的G3。

P7在25万+级别销量仅次于M3和MY两款,是觉得小鹏认可度很高了是吗?那我们再看看另一个品牌数据,蔚来。

上半年蔚来销量41103台,平均开票价约43万,销量比去年同期提高196%。目前月销量相对平稳,在7-8K台。ES6/EC6为销量主力,销量为17561/14740台。ES6和EC6基本上可看做是一款车的两种形态,主攻细分市场。

平均开票价21万的小鹏总销量比43万的蔚来还低了一大截,2倍的价差!

参考特斯拉的销量,在价格差距如此巨大的前提下,高认可度的表现应该是销量大幅提高。很遗憾小鹏还没做到。别再自我感觉良好的说我们销量很好不需要改进,数据不骗人。后发的小鹏没有任何浪的资本,在目前拥有优秀产品力的基础上,就应该重视每一个可能影响销量的细节,争取做到最好。

接下来谈品牌名问题。

今日销量怎么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