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兴仁今日头条
注重监督质效。建立主任会议成员联系代表小组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级人大代表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专题询问暂行办法》《组织开展工作评议暂行办法》,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列席_会会议,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常态化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开展监督,确保市委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细落实。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对市人民政府国民经济计划、预算调整等重大事项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今年以来,召开常委会会议10次,开展专题调研6次、专题询问2次、工作评议4次。
注重风采展现。全面聚焦“贵州铝都、薏乡新城”发展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针对不同时期市委重点工作任务,先后向驻市五级人大代表发出“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乡村振兴,代表在行动”“疫情防控,代表在行动”“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带头节约用水”“争当文明先锋贡献人大代表力量”等倡议书,动员各级人大代表争当示范员、引导员、宣传员、服务员,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代表风采。
注重经费保障。今年以来,兴仁市先后下达了代表联络站(室)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76万元、代表活动经费160余万元、代表培训经费万元,将代表建议办理经费从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着力提升办理质效,不断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广西兴仁今日头条
探索建立“代表+N”带动模式。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广泛动员驻市各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行业特点,立足角色定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探索建立“代表+N”工作模式,在“代表+产业发展”“代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代表+移风易俗”“代表+基层治理”“代表+疫情防控”“代表+安全生产”“代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发展转换”上示范带动,构建“县乡人大联动、代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
探索建立“双联示范”工作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双联”制度,探索“双联”制度与人大代表联络站(室)联系接待群众制度、基层治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等基层工作制度深度融合。结合代表分布和选区划分,优化空间布局,整合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推动人大代表在接待联系群众、推进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带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联户长、村干部、产业能手、模范标兵等“双联示范”新模式。
探索建立“立体化”培训模式。精心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代表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党校+高校+其他培训机构”等方式,分级分类、因需施教、学以致用、跟踪问效。2023年以来选派30余名驻市各级人大代表参加省、州人大组织的省内外代表履职培训,组织200余名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开展自主培训,各乡镇(街道)依托乡级党校同步对乡级人大代表进行自主培训,拓宽代表视野,提升代表能力,激发代表活力。
广西兴仁今日头条
聚焦建议重推动。认真组织开展高质量撰写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专题培训,引导代表深入基层调研。今年以来,驻市五级人大代表在各级人代会和闭会期间共提出意见建议462件,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意见建议122件,市_会班子成员组成7个工作组领衔督办,研究使用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经费200万元,重点推动解决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件。
聚焦监督重质量。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大局,结合年度工作要点,积极组织驻市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代表建议督办、列席市_会会议等,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要求,结合代表选区将驻市五级人大代表编入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在“四新”主攻“四化”、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主战场,随处可见代表活跃的身影。
聚焦述职重管理。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定期述职制度,以人大代表所在乡镇(街道)的选区为单元,定期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通报代表出席会议、提出建议、参加活动等履职情况,推动代表认真履职。在代表活动中收集建立代表工作档案资料,不断更新完善代表个人信息和履职档案,全方位反映代表作用发挥和履职情况。
广西兴仁今日头条
万草未排动,灵芽先吐芳。随着一年早春茶采摘季的到来,乌牛街道岭下村的茶园里,茶农们开始采摘乌牛早芽叶。据了解,往年乌牛早在春节假期开采,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开采较往年有所推迟。乌牛早开始采摘,也拉开了今年浙江春茶开采序幕。
一岭一岭的绿茶树,一株一株的嫩茶芽。在岭下村乌岩下玉清农业植保产业合作社的乌牛早茶种植基地,漫山的茶树郁郁葱葱,吐出一片片嫩绿的新芽,大部分茶叶的两片嫩芽还包在鱼叶里,也有“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芽头,十几名采茶工分散在不同区域,来回穿梭,手指一掰便摘下了品质最好的一芽一叶,收入身前的小竹篓。乌牛早茶种植户戴宏宝介绍,基地面积共150亩,采用翻耕,修剪、灌溉、施肥等生产管理措施,因此比其他基地的茶叶采摘时间稍早。
“今年的茶叶很好,这也意味着今年采摘会更加精细,现在我们挑的都是一芽一叶的。”采茶工戴成宪说,按照今年的采摘要求,一天能采两三斤,随着后期天气回暖,茶叶生长速度快,每天可采摘五六斤。只见他轻轻薅来茶树枝,三五秒就摘完了成熟的芽头,动作娴熟,不用三小时,身前的小篓就已差不多满了。
种植户戴宏宝介绍,茶园进入采茶高峰后,每天都有80个采茶工人忙在茶园里,“前几天上山看茶叶情况,发现已经长芽了,就赶紧叫了些本地的人过来采了,然后又马上打电话联系周边的采茶工,叫他们马上来,天气暖和,都怕来不及摘。”戴宏宝的茶园种植面积达150亩,早在春茶采摘前,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目前,炒茶机、烘干机、摊青架这些加工设备已经到位,保证茶叶大量采摘时能够及时进行炒制。
茶园里采茶忙,而在山下的制作车间里,经过分拣晾晒的茶青被放入一体化炒茶机,随着反复翻炒压扁,茶香四溢。戴宏宝再将这些茶干倒入大锅手工辉锅,为茶叶提色提香。“现在人工比较贵,这些机器的自动化性能也高了,从炒茶到辉锅,都是全自动化了,成本降低了,也节省很多功夫。”
忙着采茶制茶,戴宏宝的手机时不时响起,一个个电话打来预定下单购买新茶。由于品质好,加上提前采茶制茶,他家的茶叶销售倒是一点不愁。以亩产30斤茶干计算,这批茶叶加工后市场销售价约在每斤1600—22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我县山水相依,孕育了以“早”闻名全国的“乌牛茶”。“乌牛早”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通过深度挖掘永嘉茶文化,全力打造农业区域品牌,以“乌牛早”茶为核心的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悉,全县乌牛早茶栽培面积万亩,乌牛早茶为特早茶,采摘时间省内最早,今年产量品质较去年有所提高。县农业农村局茶叶专家张伯平说:“今年乌牛早产量预计比去年高,受低温多雨影响,虽然开采较往年有所推迟,但口感味道可能会更好。”看着田间地头里的乌牛早长势喜人,预计今年在2月20日左右全面采摘上市。
长寿之乡贵州兴仁
随着气温回升,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有机茶基地迎来了茶叶采摘期,“茶叶经济”既让茶企增收,也壮大了大普村集体经济,让村民增收致富有了盼头。
走进大普村有机茶基地,茶树上一颗颗嫩绿饱满的茶芽长势喜人,茶山上到处可见采茶工人采摘新芽的身影。
巴铃镇大普村村民罗仁春说:“去年我就来采摘的,一天能摘几十块钱,今年也来摘。”
贵州优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_平说:“受今年的低温影响,所以采摘得晚一些,三天以后大量采摘,每天需要将近200人来采摘,每天付给老百姓的采摘费是按斤计件,每一斤20元。”
基地种植的茶叶品种有乌牛早,龙井43等,每天采摘好的鲜叶被及时送往工厂加工制作。在贵州优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车间内弥漫着浓浓茶香,自动化炒茶机等机器正有序运作,制茶工人们忙着将鲜叶进行萎凋、杀青、风选等,以第一时间将制作好的茶叶送往市场。
贵州优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负责人苏根林说:“鲜叶拿回来以后,你还要萎凋,必须要把它晾得很匀称,第一道就是杀青,机器要调到最佳的位置,要保证茶青不着地,保证卫生,每一道工序下来以后,每一道都要把关,到了一定的位置,一定的颜色,色、香、味、型都出来了,那茶叶才算是真正好的茶叶。”
贵州优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_平说:“我们企业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扶持下,已经在兴仁城南建了一个年产量可以达到50吨干茶的加工厂,从浙江聘请顶级的龙井师傅4位来进行加工,保证了我们茶叶做出来的品质,在黔西南州是最好的。”
作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点,2020年,大普村立足实际,依托独特的地形、土壤和气候优势,引进公司,将村集体的250亩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发展茶叶产业,通过收取公司采摘茶叶获得的部分收益,作为村集体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是茶叶采摘的第二年,采摘期的到来让公司和茶农有了盼头。
贵州优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_平说:“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得天独厚,这个地方没有污染,我们的茶叶深受客户欢迎,我们的茶叶要比浙江本土茶叶龙井早30天到35天,所以不愁销路。”
兴仁市委常委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驻兴仁市乡村振兴工作队副队长大普村第一书记肖远友说:“茶叶种植这一块,我们主要走的有两个路径,第一个就是将我们闲置的土地流转给优康公司,让他们来种植。第二块,我们主要还是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来鼓励大家来种植茶叶,今年我们发展了100亩,带动农户种植了200亩。下一步,我们一个是对现有的250亩茶园进行提质增效。同时,我们合作社这一块,主要是把集体资金积累来和合作社的社员来分红,达到集体经济有积累、老百姓有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