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作品
1、参加活动的97名凉山摄影家是:
邓邦敏、叶昌云、额其中立、古道伦、陆林安、曲木子撒、王成湖、王跃武、周杰锋、阿牛史日、何志堃、蒋志聪、蒋志康、乐梅、刘树云、刘玉梅、孙国惠、孙建生、王德宏、吴成惠、杨黎明、张元钧、周旭、阿吉拉则、边绍伟、丁有为、郭建良、何志茜、贾巴尔且、李益民、孙志阳、田鹰、王平祥、徐定刚、郑云、邹森、范明权、范艳民、胡仲平、李万秀、卢尔呷、吕延均、潘廷江、沙古曲日、邵贤津、徐治龙、尹大兴、余祖静、张笑、赵世维、胡力平、冷文浩、李小平、刘仕美、骆德金、王兴虎、王泽生、魏建生、魏青、吴万人、尧雄伟、张东、张家让、曾成绪、曾平、曾义、陈修甫、甘立霞、胡小平、黄剑、吉格阿加、吉果友子、吉孜哈土、李加亮、李新渝、李雅全、李泽华、刘无名、龙卜哈、龙岗、马成海、马建康、满春宁、施建华、宋建国、太国宴、夏建胜、肖楷、肖启贵、谢宝宪、许正、薛敏、叶春欣、袁德洪、赵兵、钟玉成、周能发。
2、参加活动的90名州外摄影家是:
于永乐、于锡鹏、万海民、马克温、马步文、王长军、王军、王善经、王毅、毛日康、毛新建、方作良、邓长生、叶凡山、田明章、朱万载、任德荣、邬宪初、刘建明、刘厚斌、刘晓冀、刘鸿朝、刘馨、关彤、许进、阳艳、牟加军、杜维钧、李本荣、李克鲁、李金元、李帮学、李萍、杨万秋、杨世高、杨成龙、杨自强、杨庆文、杨亦军、杨渝、酉林、吴卫星、吴朝宏、何卫、何玉洪、余黔生、邹黎、宋立秋、宋永强、宋欣、宋金钟、张芮、张艳、张晓萌、张雷、陈大贵、陈锡萍、林方明、林宗富、林曝明、易孝林、罗仁杰、罗旬、周玉强、郑玉德、郑晶、赵恒、施金宇、姜永刚、姚勤、秦昌平、袁名俊、贾斌、徐国庆、凌超、高亚夫、高明勇、郭各、郭辉、唐其、黄雨、黄保义、梁平齐、韩福顺、黑兴友、雷春林、詹贵明、雍强、熊可、颜华。
中国今日头条摄影家
拍摄结束后的30多年中,那些记录着中国小朋友童年的樱花牌胶卷一直躺在秋山家楼梯间某个壁橱的角落中,他甚至一度都忘了这些底片到底在哪儿。他更没有想到,这些尘封了30多年的底片,会在现在的中国掀起一场关于过往童年的追忆与怀念。
2019年,夏楠从杂志社辞职,在日本京都开了一家出版社“青艸堂”,因为“那是我的童年”,“青艸堂”做的第一本书就是《你好小朋友》的复刻版。116张照片中的场景、物件、孩子们的笑容几乎能让她闻到了来自上世纪80年代的阳光的气息。
拍下中国小朋友的禄来相机 图 / 一条
“要一模一样吗?”关于复刻版,秋山亮二问夏楠,他对于复刻版是否要完全照搬83版的图片、顺序、标题产生过疑虑。夏楠也思考过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新的照片,毕竟有8000多张底片。但当《你好小朋友》要出复刻版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希望得到的就是原来那一本,那才是真正来自旧时光的礼物。
最终,夏楠决定,无论是图片选取、色彩校正、还是文字说明,复刻版都将完全遵照83版,唯一的变化是封面照片的选取,以及秋山亮二为这个版本增加了新的后记。
83版《你好小朋友》的封面几乎是全册中唯一一张“设计过”的照片——《吐鲁番的孩子们》。当时,秋山亮二去吐鲁番的市场拍西瓜,偶遇了当地的维族孩子们。秋山觉得那些孩子的衣着、肤色都特别美,希望能在一个更加好看的地方拍摄。他把孩子拉到了铺满落叶的林荫大道上,拍了一个小时才把他们送回市场。结果,孩子们的“消失”急坏了父母,秋山差点就被他们当做人贩子。最后,在随行翻译的解释下,这些父母才消了气。“真是做了件很大胆的事情。”秋山回忆说。
这张唯一经过设计的图片成了83版的封面
在复刻版中,这张封面被替换成了做眼保健操时偷偷睁眼的小女孩。对此,夏楠的解释是,她希望可以选出一张更具普遍意义、更有代入感的照片。当时,他们拟了三个方案,一是保持原有封面,二是做眼保健操的女孩,三是跳远的女孩,还找了100个出版业的朋友做内测,最后,60%的人选择了眼保健操。
《你好小朋友》里有太多的好照片,但这一张是夏楠最希望成为封面的,“它能够真正吸引读者,呼应读者,就像这本书想要传递的,是跨越年代的一场沟通。”
复刻版的装帧封皮还特意选了“军大衣”的颜色。对夏楠来说,军绿色也是童年的烙印、是父亲的颜色。不管是在哪个城市,一闪而过的军绿色,是那个时代舍弃不了的共同记忆。
而这也是当年秋山亮二来中国拍照时见到最多的颜色——小朋友们趴在街头画画、在教室里弹民乐、秋日登高、参加婚礼……任何场景下,都能看到军绿色的身影。在故宫博物馆门前,秋山为一对父子拍下了合影,那个爸爸穿的就是一件军大衣。秋山很喜欢那件衣服,立刻买了一件同款,他没料到的是,那件大衣完全不防水,下雨天被淋湿后,重得无法再穿上。
在当时的中国,这种军绿色的服饰是一种时尚潮流
时间过了36年,《你好小朋友》终于再版,只是,秋山亮二当初拍摄这组照片所使用的樱花牌胶卷早已“消失”。
对于这个“消失的品牌”,夏楠却心存感激。在她看来,《你好小朋友》之所以能够存留住36年前鲜润的色彩,正是因为樱花牌胶卷惊人的品质。夏楠认为,它就像一个时光的宝盒,锁住了36年前的岁月和故事。“胶片折射出的光线、色泽,是真正能够让人产生对时间敬畏的东西。”
中国今日头条摄影家
现在:42岁 图 / 受访者提供
2015年9月,我在朋友圈发现了“5岁的自己”。
当时感觉挺奇怪的,我觉得那个好像是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拍过,还被发表在了公众的平台上。我可以确定那是我,是因为家里有一张同样角度、同样装扮、在同一天拍摄的黑白照片。我曾经问过妈妈,那张黑白照片是哪里来的?她说那天幼儿园有外事活动,组织到苏州吴门桥附近游玩,隔了几天老师给我了一张黑白照,至于是谁拍的完全不知道。
钱女士从小就拥有一张同款黑白照 图 / 受访者提供
一眼认出来的,还有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湖绿色连衣裙。这是一个上海亲戚亲手剪裁的,胸前有蕾丝花边,手工缝制的小鸭子绣花,连袖子都是泡泡袖,款式在当时算得上时髦。加上那时候孩子的衣服都特意做大,可以穿很多年,上了小学我还穿过这件裙子,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那时候还有园服的,园服要自己掏钱买的,一套8块钱。苏州人管一块钱叫“一只羊(洋)”,我记得很清楚,回家跟爸爸说买园服的事,他还回了一句,“哇,要八只羊(洋)呢。”2019年我见到秋山先生的时候,他又给了我几张未发表的照片,上面还有其他穿着园服的小女生。
未发表的桥上小朋友照片 图 / 受访者提供
这次复刻版发售,我特意去杭州活动现场见秋山亮二先生。那种感觉挺奇妙的,一个拍照的人,一个被拍的人,36年后相遇了,大家都会有好奇心,当年的小朋友现在在做什么,现在变成了什么样。那天,他一直用中文、日文和我说谢谢。但其实我更要谢谢他,他在我们不经意瞬间,拍下了我们小时候最自然最纯真的模样。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真的比较特殊,相比我们的父辈,不管物质生活,还是精神娱乐都要好得多。比起现在的孩子,我们的童年也没什么课业负担和压力,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小时候,大人们都喜欢用“疯”来形容我们。作业在学校里就可以做完,一放学,孩子们都在弄堂里飞奔,不到天黑都不知道回家。我们玩的都是现在小孩完全看不上的东西,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丢沙包、跳皮筋、踢毽子。听起来很简单,但那时我们玩得不知道有多开心。说实话,以前不管家里有钱没钱,孩子们玩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最幸福的就是,花2毛5分钱加2两粮票,就能吃上一碗小馄饨外加两个汤团。
《你好小朋友》里其他城市的照片,让我联想起很多童年的回忆。小时候做眼保健操也会像封面上的小女孩一样,偷偷睁一只眼睛。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眼保健操广播的第一句话是:“为革命保护视力”。成都小朋友吃饭用的铝制饭盒、搪瓷茶杯我们也是用的,搪瓷杯装菜,铝饭盒蒸饭。那个年代很多东西还是要凭票供应,学校也没有过多的余粮,孩子们都要自己从家抓一把米,带到学校去蒸。也喝过北京孩子喝的那种橘子汽水,只不过那时候苏州卖的是园林牌鲜橘水。
小时候,邻里之间关系也很紧密,大家都互相照应着。中午家里没人,隔壁的阿婆会过来帮你把饭菜热了。一条巷子里每户人家的门也不关,东家串西家。老人们喜欢坐在门口的藤椅上闲聊,日头好的时候会把腌咸菜放在门口晾晒。路上也没有什么车,世界都很安静的。巷子里只能听见一两个行人走过的脚步,还有从广播里传出“叮咚当啷”的苏州评弹声。现在哪里还能听见呢,每家每户都把门关得死死的,甚至连隔壁邻居是谁都不知道。
有人问我和照片上的幼儿园同学还有没有联系。那时候都没有手机、电话,毕业了就真的分散了。从前的日子总是过得很慢,很多事情不是那么轻易获得,总有一个过程。现在的日子变得快了,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看清就消失了。孩子交流发的是微信,拍照留念是过生日举办的盛大party,写作业相约去星巴克。
我同学和同事的孩子讨论过长大的问题,那个孩子说我希望快点长大,这样就不用做作业了。我同学当时心想,以前的我们都是希望不要长大呀,那样就可以一直一直玩下去。
其实,想让现在的孩子了解我们那个年代的童年,没那么容易。说得再多,还不如让他们看看这本画册,这些真实存在的影像应该更加真实,更加具有冲击吧。这次去参加杭州见面会,有个读者发言刺激到我了,他说,“我是00后,我很喜欢这个相册。因为通过这个摄影集,我看到了我父母当年的童年生活。”
-------------------------------------------------------------------------------------------------------------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ID:meir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