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说明(当前疫情状况)

个人学习 19 0

今日中国疫情最新消息数据表

(一)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临床表现: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西非分支病死率约3%,刚果盆地分支病死率约10%。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者,同时具备以下流行病史中的任一项:

(1)发病前21天内有境外猴痘病例报告地区旅居史;

(2)发病前21天内与猴痘病例有密切接触;

(3)发病前21天内接触过猴痘病毒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分泌物。

2.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且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培养分离出猴痘病毒。

对符合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标准的病例,应按相关要求进行传染病报告。

(二)鉴别诊断

主要和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登革热等其它发热出疹性疾病鉴别,还要和皮肤细菌感染、疥疮、_和过敏反应等鉴别。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一)对症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体温高者,物理降温为主,超过℃,予解热镇痛药退热,但要注意防止大量出汗引发虚脱。

保持皮肤、口腔、眼及鼻等部位清洁及湿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以免继发感染。皮疹部位疼痛严重时可予镇痛药物。

(二)并发症治疗。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加以调整。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出现角膜病变时,可应用滴眼液,辅以维生素A等治疗。出现脑炎时给予镇静、脱水降颅压、保护气道等治疗。

(三)心理支持治疗。患者常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加强心理支持、疏导和相关解释工作,根据病情及时请心理专科医师会诊并参与疾病诊治,必要时给予相应药物辅助治疗。

(四)中医治疗。根据中医“审因论治”、“三因制宜”原则辨证施治。临床症见发热者推荐使用升麻葛根汤、升降散、紫雪散等;临床症见高热、痘疹密布、咽痛、多发淋巴结肿痛者推荐使用清营汤、升麻鳖甲汤、宣白承气汤等。

出院标准

符合以下标准可以出院: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痂脱落。

今日疫情说明

距离7月到来至少还有半个月时间。

但7月、8月新加坡将面临新一轮疫情反扑的预测,却是_长王乙康自6月2日就放出来的。

王部长那是谁啊?

新加坡“口碑逆袭之王”——因最先提倡跟病毒生活被新加坡网友群嘲,后因抗疫成功,生活恢复正常秩序被网友肯定。

防疫“神算子”——当上_长以来,数次开口预测新加坡即将日增1000例、5000例、上万例,都一一应验。

中靶率奇准,重点是新加坡还都hold住了。

当然了,王部长是根据疫情模型以及参考其他国家疫情爆发到反复的经验做出的预判,绝非无的放矢~

不信来看下每周病例增长率,它也进一步证实如今新加坡病例确实有攀升趋势:

从6月初的逐步回升到现在的左右。↓

图源:moh

此外,这两天新加坡的本土病例、输入病例也明显增加。

尤其是输入型病例,6月14日新增438例,比前一天翻了1倍。昨天370例,也是过去几个月内少见情况。↓

图源:椰子小程序

最后还有一点。

新冠疫情,大家跟它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

过去2年半的时间内,每隔三五个月就有一轮疫情反扑,据部长们所说,每隔5-6个月一次。

而这次新加坡轮到了7月或者8月。

所以,从现在就开始做准备不早也不晚。

而这次医院备战,操作驾轻就熟,更是基于过去经验而做出的反应。

今日疫情说明

医院的反应合情合理。

因为这一次,新加坡要迎来的将不仅仅是新冠疫情的反扑。

马上,进入7月、8月以后,就是新加坡骨痛热疫情的高发期。

这就意味着,接下来两个月的新加坡,极有可能会出现新冠病例、骨痛热症病例双双爆发的局面

这种局势现在已有苗头。

截止到6月11日的那一周,新加坡一周内新增骨痛热症1466起,突破4年新高。

国家环境局预测,这个月的骨痛热症病例还会破纪录,单周新增病例或破2000起。

截止到6月14日,新加坡累计出现138个骨痛热黑区,金文泰、后港、裕廊西、麦波申、实龙岗和兀兰等地都有出现。

所以,一旦新冠反扑,骨痛热症病例也更多,医院要面对的就是双重冲击,住院人数也会大增。

今日疫情说明

2022年6月10日起,新加坡_宣布: 50岁到59岁的中高龄人群,可开打第二针追加剂。

现在专家团对于新追加剂接种时间的建议为:打完第1剂追加剂的5个月后,就可打第2针追加剂。

有意向接种的人群,可以到新加坡任何提供mRNA疫苗的接种中心注射追加剂。

这就意味着,新冠疫情下的弱势群体,如年长人士,如果在6月期间接种新一轮追加剂,相当于加强身体防重症能力。

综上所述,新加坡这一次疫情反扑,不排除可能只是一个小浪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