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能做吗
在接受“新经济100人”创始人李志刚的采访时,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说到:“今日头条是一家科技公司、一家信息服务的平台型公司。”他表示,今日头条的推荐引擎和搜索阴影、社交引擎一样,都是平台。
其实,张一鸣不止一次地强调过,今日头条是一家技术公司,不是媒体。创立的初衷是“希望你需要的信息,能够在*时间告诉你”。按照张一鸣的描述,今日头条用算法理解人性,除了性别、终端、年龄、地域分布等用户属性分析外,还对用户的兴趣和情感倾向进行分析,从而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筛选出符合用户阅读喜好的内容,呈现在app头部位置。
对于走红伴随的“内容低俗”“价值观有问题”的标签,我们可以先从他技术工程师身份角度说起:
他的技术总监也会向运营团队强调:任何人工干预对产品而言都是负向干预,个人品位只会损害用户群体。
另一方面,张一鸣说:“我们确实不应该介入到价值观纷争中去,也没这个能力。媒体是要有价值观的,它要教育人、输出主张。而我们会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但不想教育用户。如果你非要问我头条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认为是:提高分发效率、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这才是重要的。”
并且表示,今日头条对low的内容肯定比同行更重视。而且从不主动推送,也一直在打击低俗和标题党,现在‘特别低俗’的内容已经消失了。”今年还对此推出了关键字识别功能和颇有黑科技味道的双标题功能,努力减少“有毒标题”。
微博与今日头条
2016年年中,互联网界曾经流传一条传闻:腾讯即将对今日头条进行财务投资,给出高达80亿美元的估值。业内外人士围绕该传闻提供各种角度分析,有认为双方为利益联手的,有认为腾讯出价过高的,也有认为传闻纯属脑洞大开的。
面对BAT,他坦言怕有人烧钱;选择“尽量不站队”——“巨头之间是互相防范和进入对方的领域的,如果你站队,可能竞争可能会更激烈。我们没有说*不能站队,或者不可以站队。如果有机会相对独立的做大,可能会更有意义。互联网BAT格局已经持续较长时间了,如果能够有新生的公司、新兴平台起来,我也将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跟其他公司合作或者竞争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希望能够自己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很大价值的平台级公司。”
张一鸣表示,这是一个创业者的幸福时代,创业的难度已经比过去低了很多。对于收购,他考虑的是事件之后能否让今日头条发展得更好,如果不会,那么就不纠结;如果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进化。他可以放弃对今日头条的“掌控”,他想做的事一个对社会有积极正面作用的服务平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笔记侠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投资界处理。
今日头条的投资空间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的改变导致传统广告产业遭遇发展瓶颈。过去,由于产品供给端本身或者需求端接触供给的渠道不够发达,消费者在搜索商品时,被认为是购买意愿最高的;也就是人在寻找信息,对应的广告形式是搜索广告。而现在,各大品牌商在进行广告设计时,更多的是让目标群体先产生兴趣,也就是信息去找人,对应的广告形式就是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里的信息流广告。
信息流广告的特点是,它极大地拓宽了一个媒体所能拥有的广告位数量,并且最小化了打扰用户的程度。根据统计,信息流广告在美国已经占到数字展示广告份额近 2/3;而在中国,2016年移动端信息流广告收入同比增长,在整体广告类型的份额占比达到,与此同时,搜索广告的份额从 跌至。
正是这种新型的信息流广告构成了今日头条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今日头条实现收入3亿元,2015年15亿,2016年60亿。今年,张一鸣将目标定在了150亿,而据内部人士透露,2018年更是将其提高至500亿元。与此对比,百度去年全年的广告收入仅接近650亿元。
今日头条广告收入迅猛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其目前流量中心的地位,而其流量中心的地位则来源它一直在试图“与用户的时间做朋友”。
今日头条的投资空间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对投资方的选择十分慎重,他曾表示,选择投资方的标准之一是对方能够看懂今日头条在做什么,不急于求成。他希望投资方进入后,管理层仍可以保持公司独立发展,稳扎稳打,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考虑出售,也不急于上市套现。
回顾今日头条的融资历史,节奏十分平稳,几乎一年一次;选择的投资方几乎都是大型投资机构,比如Facebook、京东、腾讯的投资方DST,或者业务发展的紧密合作伙伴,比如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的投资空间
而在社交方面,正如11月22日张一鸣所说,今日头条正在走向智能分发和粉丝分发相结合的“智能社交”新时代。其实,就算不看今日头条自身产品功能的迭代,就通过其投资布局,我们也能发现它从内容转切社交的想法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初,今日头条就尝试天使投资了基于图片聊天的移动社交应用花熊;至2017年,更是先后出手孵化了我秀时代、老友科技,等社交平台。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创业公司,今日头条没有选择耗费精力、财力去搭建销售团队,而是通过投资入股代理商或者与大型媒介代理公司签订协议来拓展客户。自2015年小试牛刀后,今日头条2016年加快在全国投资布局广告营销业务的代理合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