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图表怎么设置背景(图表样式)

个人学习 14 0

怎么在今日头条上赚钱

一、核心功能

1)资讯流推送

2)资讯的正负反馈

而且今日头条的算法逻辑还有一个巨大的隐忧,那就是随着用户个性化推荐的越加精准,用户能够看到的资讯零领域也将变得越来越狭窄,换句话说,你让算法决定了你能看到的和你想看到的东西,而你不想看到的东西会离你越来越远,这样的话,你可能也会离社会的主流文化越来越远,离真正的社会头条越来越远。今日头条能够塑造的并不是一个具有完备人格的你,而只能放大一个本来的你,无论你本来有多少的优点或者是缺点,都不会被改正,被引导,而只会被算法所包围,让你慢慢沉浸如一个由你创建的世界中,永远无法走出来。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民文化水平还比较低的国家,就更加需要主流媒体来对大家的观念和审美做出适当的引导,今日头条让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越来越少,而非常多的推送那些只满足个人喜好的资讯,并且在其中夹杂着精准的广告,那可不可能会发生第二个“魏泽西”事件?今日头条作为新闻的搬运工,如果新闻本身出了问题,那到时候搬运工需要负责么?

3)资讯质量

从传统的纸媒时代开始,新闻质量就始终让人难以满意。而传统的新闻客户端需要通过标题来吸引流量从而吸引广告的更多曝光,但是今日头条却并不需要通过一篇文章获得多少人流量来提升广告主的收益,所以把控标题党等的文章质量对于今日头条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而由于现在今日头条已经基本实现了采用头条号作为信息的来源,如果能够为头条号或者推送给用户的每篇文章引入打分机制,或者对于专业级别的头条号或文章加上标识,那么用户在做出阅读选择的时候就能够多出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参照物来,就不会以标题作为几乎唯一的参照物了,这或许能够对于文章质量的把控有帮助。

4)短视频功能

作为今日头条首页旁边的第一个按钮,视频资讯功能受到了今日头条团队的重视,而不是在2016年火了一年的直播功能,我想这也是因为作为一个资讯类的平台,推送的信息的完整性应该是他们考虑的最重要的事,直播功能由于每个用户进入的时间不同,能够看到的信息也就不同,而且由于用户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打开的今日头条,所以很大的可能是看直播时即不能够看到开头,也无法看完结尾,所以今日头条才选择了能够完整呈现内容同时又具有声音画面等更好体验的短视频功能作为除了图文资讯之外的第二大功能点,随着流量资费的进一步下降和wifi覆盖面积的增大,视频资讯作为一个能提供更加丰富体验的方式一定会原来越流行,而舍弃直播风口提前布局短视频市场,则显示出了今日头条团队对于资讯类产品的独到的理解。

5)头条号

今日头条图表怎么设置背景

平时看的书、看的新闻、刷微博、刷抖音的时候,你总能刷到一些能满足反常、冲突,或者有悬念的事件、故事吧,这些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

书籍里面也有很多,像一些名人传记、历史书、战争史一类都可以找到不少,只要这本书里面有故事性、有丰富的细节描述,就能找到素材。

问答类体裁,创作的回答文章在头条首页推荐页面显示最多两行,约40字,所以开头也很重要,你要在40字左右用反常、冲突、悬念等方式写得够吸引人。

具体方法和微头条开头的写法差不多,就是开头前两行就得表达出这些点出来。

问答如何选题?

首先得是自己擅长的,其次是要挑选爆款问题,至少阅读量100万以上,收藏人数100人以上,选择这类问题是因为它已经被验证过会是一个受欢迎的问题,会有很多人看,你写的回答有更大几率成为爆款。

至于写作技巧,开头部分的写法已经说过了,咱们说说中间部分。

中间部分首先语言表达要逻辑清晰,语言通畅这种基本要求要做到吧,其次是一定要有故事、案例作为举证支撑,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他人的故事,也可以是历史事实,总之要在符合问题,不跑题的基础上尽量具备反常、冲突等吸引人的点,只要能引发讨论或共鸣就很好。

没故事可写,可以多看看故事类书籍或者其他书籍,多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素材,这个得自己勤快点。

内容的中间以及结尾部分,要融入自己的观点、分析、总结等,这个很重要。

因为问答是有标注原创功能的,只有标注了原创的作品才有更高的阅读单价,千万不要搬运,这个一旦搬运了还点了原创标签,会被大数据检测到,处罚很严重的。

关于问答的字数,建议1500字以上,头条上,无论是微头条还是文章还是问答,阅读时长是影响阅读单价的关键因素。

篇幅太短,阅读时长不足一分钟甚至只有几十秒,阅读单价会很低,即使10万+阅读,也没几块钱可赚。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还是不懂,欢迎咨询。

今日头条图表怎么设置背景

(一)用户人群分析

根据今日头条算数中心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的官方报告图表显示,今日头条的用户年龄段人群占比最大的是24-30岁,其次是18-23岁,即18-30岁的年轻人占比达到,这部分人群为今日头条的主要用户人群。

而从城市分布来看,今日头条的用户有将近一半分布城市为三线及以下。

从男女比例来看,今日头条用户男性占比比女性偏高,但并不是特别明显。

而根据易观千帆2015年下半年的数据可以推算出,今日头条等新闻资讯平台的用户学历水平还是有3/4在本科以下,总体文化层次不高。当然这也和中国的整体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而从收入特征来看,新闻资讯应用的用户群的收入相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整体收入来说,还是较高的,呈中高收入特征。

(二)用户使用场景分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资讯用户阅读场景在睡前、上下班途中、饭点时间占比最大,分别占、及。移动资讯阅读用户极少有留有专门时间用于浏览,更多的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而且,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感兴趣的内容可能有差异,通过“技术+人工”智能识别并推荐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资讯,能满足用户个性化资讯浏览。探索资讯阅读全场景,可能是资讯平台未来个性化阅读的一个发力方向。

(三)典型用户画像

1.时间才11点半,微信朋友圈已经刷完了,但我还是没有睡意,我需要刷点手机来培养我的睡意。那就打开今日头条看看那些我感兴趣的资讯吧,因为我发现相比于传统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实在是太节省我筛选新闻的时间了,其实我只是想看点我喜欢的新鲜新闻而已,在睡前我不想关心国家大事,也不想被喂鸡汤,反正我这个城市也没什么好玩的,工作上也没什么挑战,早睡晚睡点也没什么,但总要有点东西来打发我无聊的睡前时光,而今日头条每次都能够告诉我喜欢的明星最新的新闻或者视频,还能够推送给我笑话段子,就连我这个行业或者本地的最新新闻也会穿插着告诉我,挺好的。看着看着,我就忘记了时间了,等好奇心满足了之后,看看时间也已经12点半了,我打了个哈欠,想着是不是应该睡觉了,但下意识的一拉刷新,又出现了我最喜欢的少女时代的MV视频,那就再看五分钟看完这个视频再睡吧,反正明天也没什么事。

2.等外卖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外卖小哥明明都说快到了,怎么过了十分钟了还没出现,关键是楼下并没有wifi,只能用流量看看今日头条里面的新闻了,最近要找工作了,正好里面“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6氪”等互联网相关的头条号,能够在一个app里面看到这么多媒体的新闻,还挺好的。而我关注的NBA、股票和数码等内容的重大新闻也会出现,但就是这些其他领域的新闻其实我只想看看重大的新闻就好了,但是点进去看了几次之后,出现的新闻的次数就越多了,这有点让我不爽。但反正每次打开也就看个几分钟而已,无所谓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