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的崛起之路
要做到信息最大程度的无障碍流动,需要土壤支撑。首先是内部文化。
2018年中,字节跳动对内发布以“坦诚清晰、追求极致、务实敢为,开放谦逊、始终创业”为核心的内容,称作字节范。
徐敏负责把这些内容对内有效传达。食堂的电视,卫生间的漫画,到处是关于字节范儿的宣讲。他说,设计这些东西的初衷就是尽量简单到能用一句话讲明白,成为大家的做事纲领。
亚马逊、Netflix、苹果等大公司的成功管理经验会被他们拿来借鉴,此外,管理大师的书籍对张一鸣本人影响很大。
他从杰克·韦尔奇的《赢》中认识到“坦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缺乏坦诚不仅指恶意欺诈,更是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坦诚的好处是,可以让真实、不走形的信息流动,降低管理成本。有时候坦诚也意味着不留情面地反对。开会时被怼,或在公开场合被挑战,如果不能承受这样的心里压力,多半会待得不舒服。
新人需要适应的还有称呼。创业初期,“总”,“哥”,“老大”这样的称呼在头条就不被允许,敬语也不能使用,而是要直呼其名。理由很简单,一旦使用尊称,开口的人不自觉地会有“矮三分”的心理。
李航从华为来到字节跳动AI实验室担任总监,在这位技术大拿面前,年轻人不自觉就叫“李航老师”。团队里的一些成员在微软时期就是他的实习生,他只好每次都纠正,“不要叫我老师”。
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李航更多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几乎不搞编程了,但在字节跳动也要自己动手写程序。
张羽在字节跳动是副总裁的职级,只要需要他,即便是一个基层员工都可以随时拉他入群,要求他协助某个项目。
直呼其名,不公开职级,反向上管理,任何人可以给公司任何一个人的业绩和字节范考评打分,普通员工有权利给任何一个人打电话,包括管理层。这些平等状态的实现,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最终指向的是信息无障碍流动。
在字节跳动,一切阻碍信息快速流动和共享的障碍物,都被视作“敌人”。谢欣所管理的效率工程部门,专门负责优化公司内部的信息流动。这个部门自研开发了内部办公软件飞书。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好用的工具是必备。
你无法想象,这家公司对沟通效率追求到什么程度。哪怕一个改变的提升效果微乎其微,都不放过。
使用飞书对话,所有人的聊天纪录都显示在左边。因为张一鸣有个理念,交流即创作。工作中讨论半小时的结果就应该是一份文本式的会议纪录。
公司还鼓励群聊,尽可能地最大范围同步消息。初入公司,负责公益的张羽经常会毫无征兆地被拉进某个群,配合其他同事完成某个项目。他也可以快速进入对话序列。飞书有个功能,任何新加入的人,都可以第一时间自动同步此前的全部的聊天内容,从而获得群里讨论话题的上下文。
徐一龙这样描述在字节跳动的工作氛围,“你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创造力不够,其他任何借口都找不到。”
10年后
今天,今日头条上有搜索、图文、问答、视频、直播、商城等等,一个现代人所能接触到的所有内容体裁和分发方式,几乎都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容纳和体现。
这也意味着,这是个很大的赛道,需要同时做好推荐、搜索、内容生态、变现,全方位提升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竞争力。
但什么才是最有力的抓手呢?
“内容创作的优劣决定了平台的大小、存亡,我们在乎每一个认真创作的人。”
去年,今日头条提出了一个界定和识别“优质”的方式,推出“内容品鉴官”计划,邀请100万名头条用户中各领域行家,对头条内容共同进行质量评价。其中,通过内容品鉴官评优的内容将得到平台流量、分成双重激励。
今日头条 愿景
从2020年开始,蹇小白带着两条狗——金毛安妮、马犬波妞,在贵州、云南、甘肃等地的村庄之间自驾旅行。
与很多旅游和吃播博主不同的是,蹇小白很少将镜头聚焦于繁华都市,他旅行的地方和他关注的人,多半是偏远乡村和生活在那里的老人。
他进入村落,拍下唯美的乡村风景、真实的乡村生活和发生的故事,还拍下了上百位老人的笑容。
“曾经的独立摄影人,如今的村口照相师”,蹇小白这样自我调侃,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乡村长大,“童年的美好萦绕在心中”,他决定通过摄影的方式去记录乡村文化、传递乡村的温馨和美好,于是在2019年成为一名自媒体人。
@小白的奇幻旅行如今在今日头条上有114万粉丝,在一个播放量高达243万的视频中,他说自己要去做一件大事:寻找100件中国乡村传家宝。
他所寻找的传家宝并不是名人字画、珍宝玉器等,而是一个个普通乡村家庭的情感纽带和精神传承。
比如他来到甘肃陇南金钗峪村一个有两年多年的古宅大院,找到了居住在这里的黎氏家族的传家宝——一张九代人在上面吃过饭的桌子,这张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桌子见证了这个家族几代人的柴米油盐和悲欢离合,是一家人决定传递下去的珍贵物件。
除了具体的物件,一门传承下来的手艺也是传家宝。蹇小白在陇南徽县找到了庐山皮影戏传承人,在一不起眼的小山村里见到了还在传承古法造纸技艺的一对中年夫妻,传承了奇石根雕手艺的大叔……
他的这个活动让人们看到了乡村亲情的传承,看到了普通人也是“守艺人”。
有网友评论说小白做的是有温度的视频,也有人在私信里告诉小白,看了这些视频,突然很想念在乡村的爷爷奶奶,于是请了一天假回去陪伴他们。
蹇小白看的是乡村,在我的关注列表里,还有个人每天“看天空”,他就是@科学有温度魏科。
魏科是中科院的大气物理研究员,在我们看来,他研究的气象学相当冷门,北极上空涡旋的扭曲,热带海洋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连锁反应,世界的寒暑冷暖……
魏科原本每天宅在实验室里做着研究,但偶尔也有种陌生的疏离感,他不希望自己的研究仅仅只是停留在论文、数据,更多应该跟每个人产生联结。
十年前,他开始看头条,近几年他决定写头条。
翻看他的今日头条主页,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气象学离我们并不远,我们经常从新闻上看到寒潮来袭、极端暴雨、极端高温、干旱等给一个个普通人带来的灾难,也曾对各种天灾感到恐惧,但在魏科这里,你能对这些天灾进行深入了解,也能看到人类在怎么应对。
此外,每当有关乎天空的热点话题时,在魏科的主页都有答案。
魏科在2022生机大会现场分享创作心得
这样,在今日头条看魏科讲气象学的网友越来越多,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看似冷门的气象学知识也会有相当多的人关注。
今日头条 愿景
10亿美元对于BAT来讲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三小巨头(滴滴、今日、美团)来讲,还是需要些胆量的。今日头条这是疯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头条是在拿钱买时间,抢食海外市场红利。与国内市场打的不可开交相比,海外市场却是仍处在红利期,对张一鸣而言,摆在他面前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便是如何和时间赛跑。
为此,今日头条一方面采取自建自开拓海外市场,如东南亚等;另一方面,则加速以投资和并购去抢时间窗口。在宣布收购http://的两天前,今日头条刚刚以5000万美元投资猎豹旗下的http://、8660万美元收购News Republic。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如此频繁的曝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资本运作事件,这在国内外的互联网产业史上都还未见。这也足以佐证头条与时间赛跑的事实。而且,这不是头条第一次对短视频平台下手,今年早些时候,头条更是一举拿下了北美知名短视频社区Flipagram。而从Flipagram到http://,头条相当于有了自己在美国市场的左膀右臂。
如果晚一年去做这些事情,即便没有BAT去抢先收购,其并购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时间从来都是无情的,你不去追它,就会错过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的机会。显然,张一鸣在今年早些时候的部署全球化的精神——“全球化会是2017年今日头条的核心战略之一”——成为推动头条拿钱和时间赛跑的重要驱力。
除了和时间赛跑外,充分饱餐短视频红利,也是张一鸣案头的要事。在2016年9月张一鸣在头条号大会上宣布了10亿All in短视频,这一战略在一年后颇见成效。从火山到抖音,头条在国内短视频爆发的前夜及时入场,虽然先发优势少了,但凭借今日头条在图文资讯上的用户规模和上下游产业链的深耕细作,让头条如鱼得水,开局和推进都很顺利。譬如,作为2016年9月上线的产品,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在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抖音短视频6月月活1828万,进入行业前10。而据抖音产品负责人介绍,目前抖音的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超过10亿,还在持续高速增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在于今日头条的运营力和产品生态反哺有关,另一方面,则是与赶上了短视频的红利有关。去年可谓是短视频爆发的一年,而今年则成为短视频以抖音为代表的差异化红利开掘的一年。
同样的,在海外市场,也在经历从图文资讯向视频、短视频迁移的红利浪潮。作为行业内的一大玩家,从今日头条海外版TopBuzz到火山小视频海外版Hypstar、抖音海外版Tik Tok,张一鸣实际上一直都在去推动头条抢食移动视频的红利。而能收购http://,也与今日头条成功孵化了抖音有关,正如阳陆育所言,抖音和http://调性相符。相信在阳陆育这个“亲爹”眼里,他也是希望http://能在今后成长的更好,或许也正是因为此,其才决定将http://出售给头条,而非快手或腾讯。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日头条明晰的战略布局下,抖音和http://有望互为拉动,形成双赢,协同发展,打开二者在接下来的进一步想象空间。一方面,双方可以在技术上联动,今日头条的算法等优势可以为http://赋能,助力后者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不仅是提升http://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这么简单,还有可能拓展更多国家;另一方面,由于抖音和http://收购后将保持独立品牌发展,那么,就会就相当于今日头条有了两个国内短视频产品(火山+抖音),也有了两个海外版短视频APP( Tok),由此有望通过矩阵生态的构建,在与Google、Facebook等巨头的抗衡下更有底气、更有胜算。
尤其是对快手而言,抖音+ Tok的组合,对其带来的是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全面围剿,不仅让本就在一二线城市拓展乏力的快手更加吃力,而且还会进一步稀释快手在海内外市场的商业价值。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如果是快手收购了http://,也会形成对今日头条的钳制,而谁让阳陆育最终选择了头条而非快手呢。
惜日独角兽,大生态隐现
一年半前的2016年7月,美团点评CEO王兴提出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上天入地全球化”是王兴眼中下半场的机会所在。与上半场相比,下半场是一场耐力赛,赛道上的中国互联网三小巨头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出行,成为最大看点。而无论是美团点评,还是今日头条、滴滴出行,其无一不是在进行上天(技术创新)、入地(接地气)、全球化。如滴滴,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投资了全球七大移动出行服务平台,从巴西的99,到印度的Ola,到南非、欧洲的Taxify,到中东的Careem和东南亚的Grab,以及美国的Uber和Lyft。
再如今日头条,从图文到视频,内容形态的更迭和升级,背后则是不变的内容扩张野心。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谈内容,张一鸣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今年以来,包括百度、腾讯在内无不加快推进内容生态的布局,如百度的信息流建设,再如刚刚结束的腾讯2017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的三个100亿。而有先发之优势的今日头条,通过在形式上发力视频、在内容上强化算法,让其在BAT的环伺下依然后劲十足。
根据猎豹全球智库第三季度数据显示,短视频APP排行榜的前十当中,头条系有4个上榜。
而通过近日接连进行投资、收购,今日头条的全球化战略由此实现了从未有过的丰满,让其在内容布局完整的同时,在全球化上锦上添花,获得与时间和红利赛跑的新机遇,并让图文+视频、国内+海外的内容大生态浮出水面。
【结束语】
TMD三家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时代机遇赋予了他们时代的翅膀。与BAT从搜索、电商、社交起步不同,TMD开拓的是一个崭新的移动生活方式带来的沃土,无论是内容还是本地生活服务亦或是出行,这背后都是移动化、碎片化、消费升级带来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体现。
尽管张一鸣在创立今日头条时可能并未想过会有今天这么“上天、入地、全球化”的阵势,但在全球化有模有样、生态初现规模之下,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TMD们越来越安全,不会再有被BAT吃掉的风险;其二,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小巨头,通过上天入地全球化构筑新生态,或将在不就得未来带来更大的格局之变。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今日头条 愿景
公司从1万人急剧增长到5万人,管理一定面临挑战和压力,但至今可以良性运转,张羽认为很重要一点就是张一鸣没有让自己的ego大起来。“他永远保持信息的强烈输入,听取不同的声音。”
张一鸣在很早之前就意识到,CEO的一个重要挑战在于,“很少或者没有人能够给自己提有效的要求和批评时,自己的自知、自制力和反省变得尤为重要,能从轻微的意见和异常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修正,是一种慎独。”
他提醒自己,也提醒团队所有人,要缩小ego,甚至缩小到跟原子那么小,这样不会打乱你的视线。更重要的是,小意味着坚硬,不容易被击穿。“ego小,能看到对手,很多时候看不见,是因为先看见ego。”
头条系的产品都在印证他“大力出奇迹”的方法论,也被媒体反复用来使用。这句话是张一鸣最早学台球时听来的,意思是用蛮力把球打进去。
实际上,最初他并不认同这种方法论。尤其看到某家公司遵循这样的发展路径,虽然最终能起效果,但不是很优雅。他更愿意相信“道法自然”,凡事应该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再去做。
后来他开始接受“大力出奇迹”,在公司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可能倾向于某种特定的方法。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方法论可能都是有效的。只要做到“择善而从之”。
所以,张一鸣不是强势型CEO,相反他会被说服。
张羽介绍,公司内部除非很多应急需要立刻做出的决策,否则,通常的重大决策都会“搁一搁”。搁24小时,目的是让更多信息进来,有更多考虑。即便是经过充分讨论的决定,也要等一天再对外公布。给大家再思考、再梳理的时间。
张羽第一次跟张一鸣见面,就从晚上八点聊到凌晨一点,没有任何目的,聊历史,谈人文。三次长聊之后,他决定加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鸣靠谱,可信赖。这就是他最大的特点。”
张一鸣也不是会把负面情绪传导给身边人的CEO。他不太会直接给人压力,待人温和,包容。共事多年的一位管理层说,几乎没有见过他发火。
在他的逻辑中,发火是一种偷懒,是通过情绪宣泄推动事情进展。“公开责怪下属执行力不够,实际是说自己领导力很差。”
他有自己表达不满的方式。
有一天,张一鸣在飞书上要求杨翀修改一下他们部门在某平台上的登录密码。“你就改成ycbyzyjdmm吧。”张一鸣说。杨翀觉得这个密码怪怪的,但他还是让部门管理平台账号的同事修改过来。过了一会,同事打了一个嘲讽的表情给杨翀:一鸣的新密码是“杨翀不要再用简单密码”的拼音首字母啊。
“跟张一鸣共事的压力多半是自己给自己的。”张羽说。如果事情没做到,他没有一句重话,你依然会觉得压力很大。
张一鸣在美国出差,按照程序张羽把一位已经面试过的候选人简历给他最后审核。张羽当时判断,候选人履历很好,他已经面过,一鸣人在美国,可能就是走一个形式。事实是,张一鸣不但没有走形式,还把此人过往发表的重要文章搜了一遍。
“我只能说,很惭愧,我没做到。他也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事。”张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