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有几个游戏平台
至此,今日头条的动机和目标都变得十分清晰。因为腾讯的一大主业是游戏,今日头条可以借着游戏在中国容易招致质疑和批判的背景,用自身新闻分发的优势,来形成对腾讯游戏的不利舆论。拿到一篇“_批判游戏”的报道,不验证真伪,就急忙用全网推送弹窗,是这种行事逻辑下最好的写照。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无论是腾讯游戏,还是那些非腾讯的游戏,都成了同样的目标。有关部门说要整治网络游戏,是说整治网络游戏违法犯罪,以及网络游戏中涉政、涉赌、涉黄、涉恐暴等有害与低俗内容。而还有很多内容正常的,或者已经通过审核正式出版的游戏,并不在此列。
而今日头条请求的“封杀游戏链接”,则等同于一棒子打死所有游戏。完全是一种”我不好、你也别想好“险恶心态。与腾讯明争暗斗了几个月,被监管部门整治了几次,再加上内涵段子刚被封停,今日头条扭曲了。扭曲得要把火烧到游戏上,还声称“希望腾讯一视同仁”,来借此表现自己遭遇的不公,一边委屈,一边又在互联网游戏整治期间煽风点火。
在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六一儿童节应该已经开始了。对少年儿童的保护,又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而昨天那篇《多少道文件才能关注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无疑会再给“游戏危害未成年人”的论调,添上不少的燃料。我们已经能看到这篇文章在圈外带起了怎样的舆论。而舆论又可能会带来什么。有个成语是三人成虎,而在头条那篇文章下面,有超过三万个在义愤填膺地批判游戏。
戏剧性的是,由于今日头条和微博属于竞争关系,提到“今日头条”关键词的微博经常会被限制流量,于是出现了一个“反转无能”的局面——前一天新华网那篇文章在微博上传得火热。但第二天今日头条那个满屏槽点,啼笑皆非的公告,却在微博上没什么声音,仅在互联网和科技行业里有一定的传播。
我们的官方微博在转发了今日头条的公告之后,阅读数也明显比正常微博低,搜索整个微博平台,也很少见有人讨论此事,这便导致:无数玩家并不知道今日头条刚刚在官方声明里,一本正经地捅了整个游戏圈一刀:
今日头条有几个游戏平台
1、小程序可以做游戏了
12月28日下午,微信最新版的主界面中,增加了小程序任务栏。用户可以通过下拉的动作,唤换出小程序。此外,游戏类小程序正式上线。游戏开发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查阅小游戏开发文档,下载最新版的开发者工具。
2、小程序开放连接功能
12月26日晚,微信公众平台日前对外发布消息称,小程序升级实时音视频录制及播放能力,并开放 Wi-Fi、NFC(HCE)等硬件连接功能。
3、附近的小程序新增分类
12月6日,有用户发现小程序新增商超便利、生鲜果蔬等分类,后微信回应表示,每个人手机里出现的不同分类,取决于你附近是否有此类别的小程序,数量有没有达到3个以上。
4、全国首张微信身份证“网证”签发
据南方都市报12月25日消息,由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腾讯、建设银行等10余家单位发起的“微警云联盟”在广州南沙成立。以后在南沙区政务中心办理业务,不论是通过线上网站,还是线下窗口,公民均无需出具身份证,只需通过“网证+刷脸”模式进行认证。
5、QQ浏览器为小程序设立垂搜入口
12月24日,有用户发现在最新版本的QQ浏览器中为小程序设立垂搜入口。据阿拉丁消息,腾讯QQ浏览器平台将基于小程序市场数据指标,对优秀小程序采用招募制度,邀请优质的小程序开发者入驻QQ浏览器。
今日头条有几个游戏平台
1、腾讯企业微信推亿元奖励基金
据新浪科技报道,12月21日,腾讯企业微信宣布日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拥有150万家注册企业,未来将推出多项扶持计划,包括亿元奖励基金。
2、应用宝发布“万象计划”
据光明网12月6日消息,应用宝发布“万象计划”,推出应用内容全域分发,以内容为载体,全面打通微信、天天快报等腾讯社交和资讯场景,实现用户线上全场景的APP下载。
3、QQ上线“高能舞室”功能
近日,手机QQ正式上线了“高能舞室”功能。进入最新版本的手Q好友聊天界面,或者在好友列表右上角“+”菜单中选择拍摄视频,在最左侧“挂件”选项中选择“高能舞室”,即可选择舞曲开始录制。此外,抖音视频也上线了类似功能。
4、美拍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直播
据美拍官方微博12月5日消息,美拍对平台上的直播准入资格和直播审核将更严格,并已启动直播内容的全面回查审核,建立更完善的违规信息举报处置机制。
5、花椒直播用户突破2亿
PingWest品玩12月19日消息,花椒联合创始人、副总裁于丹宣布,花椒用户突破2亿,用户覆盖500多座城市,月活接近4000万,活跃主播1500万,打赏流水超50亿。
6、360宣布永久关闭水滴直播
12月20日,360公司宣布主动、永久关闭水滴直播平台。水滴直播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主动关闭水滴直播平台前,已经将平台上所有涉及到有人员流动的公共场所的视频直播全部下线,仅保留精准扶贫、生态农业等纯公益性直播。
7、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12月19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打call” “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还有这种操作?”“怼”“你有freestyle吗?”“油腻”。
8、今日头条起诉新浪
据36氪消息,12月12日,今日头条高级总监杨继斌在朋友圈晒出立案通知书和一条新浪新闻链接,称新浪新闻“拿往生者造谣”,“拿谣言作为竞争手段,抹黑商业竞争对手”,已经将对方起诉至法院。
12月份新媒体投/融资:
今日头条有几个游戏平台
就像前面所说的,在新华网上,这篇文章没有上首页,甚至没有出现在新华网的评论频道,而是藏在了新华网科技频道的一个角落里。
此外,这篇报道没有电头,说明不是通过_通稿或者其他专线发出来的正规稿件。同时,稿件也没有记者署名。如果是_的稿件,不署名通常会有具体原因,如转发外电或通稿。
所以这篇没有电头与记者署名的文章,说它出自_是有问题的。一条稿件没有署名却无正式原因,是有问题的。
明眼人到这里应该就能看出来了,虽然外界无法判断这篇稿件到底是怎么出现在新华网上的,但极有可能未经过正规的采编程序。想通了这一点,自然不难理解,这篇文章的辞令为何看上去有些不正常,哪怕出自一直以来不太待见电子游戏的主流媒体,它也过于夸张了,几乎全篇都是拷问之姿。
巧的是,就在《多少道文件才能关注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发布的同一天,_还正面报道了腾讯在贵阳的数据中心,而这次是有电头的(下图红框部分)。如果_真要发社论猛批腾讯,不太可能同时出两篇文章一褒一贬。
由于今日头条将_写进了不属于_的新闻标题里,还进行了全网推送,对媒体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各方质疑很快接踵而来。今日头条需要给外界一个解释,所以昨天夜里,今日头条的官方公众号发了一则说明,可以点我跳转阅读查看。
你猜猜怎么着?
反正我看得目瞪口呆,不仅没有半个字表示承认错误,还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腾讯封杀游戏链接。
这个说明的重点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和错误撇清关系,表示是看到百度先把标题改成_,所以今日头条才进行了“跟推”。
这个事件顺序的确是真的。昨天下午16点,新华网的百度百家号推送了这篇文章,改标题为《_批腾讯: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17点21分,百度新闻应用弹窗推送了该文章,标题又改成了《_:要多少文件腾讯才肯收手》。
根据今日头条的解释,这样做“从内容上看,并没有改变愿意,也符合新闻报道的方式”,所以今日头条推送了和百度一样的标题。
但问题在于,人家新华网,在你今日头条上面发的那篇文章,是原标题啊,并没有改成“_”,如下图:
新华网在今日头条上发的文章是原标题
既然新华网的头条号已经发了正确的标题和出处。那么今日头条在自家App推送这篇的时候,完全没理由去专门参考百度新闻的版本。这样做的唯一理由,大概就是今日头条实在太喜欢“_批判腾讯”这个话题了,所以故意参考了外部平台上的错误标题,无视了自家平台上的原版标题。
而且,这个声明显然有意回避了今日头条作为装机量两亿的新闻App,一个推送上千万人看,是要承担验证基本真实性的责任的。
而真正让我目瞪口呆的这则说明里的最后一条:
4. 希望腾讯真正能一视同仁,互联网短视频整治期间,微信封杀短视频链接;互联网游戏整治期间,也请封杀游戏链接。
这个要求,来源于头条和腾讯积怨已久的竞争关系。此前今日头条多次声明,旗下抖音、西瓜视频没法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地方正常显示和分享,张一鸣与马化腾更是直接在朋友圈互怼,成为科技圈一大吃瓜现场。
那么短视频和游戏又有什么关系?
在今日头条看来,腾讯既然封杀了短视频在自家平台的传播,那么应该一视同仁,把游戏链接也封杀掉,这样才公平。
事已至此,如果“游戏”具有人格,会思考和说话,我想它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
今日头条有几个游戏平台
今天,我打算带个节奏。
最近这十几小时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实在有些不吐不快。
事情要从昨天下午说起。在差不多四五点的时候,游戏行业开始流传一篇来自新华网的报道,题目为《多少道文件才能关注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
虽然这两年主流媒体或官媒对于游戏的质疑批判之声一直没间断过,但这篇和过去的报道性质明显不同,从标题到正文,语气和辞令要严厉得多。最明显的标志是,标题里甚至直接用上了“戕害”这个比较少见的词。
戕害是什么意思?是残害无辜的意思。官媒社评讲究一个用词严谨,过去批判游戏,最多用到“毒害”的程度。“戕害”的性质,可要比“毒害”严重多了,给人一种批判明显升级的感觉。
除了标题辞令严厉,正文里更是频发拷问,比如
今日头条有几个游戏平台
1、本人只是根据自身近期的体会所述的真实记录,都有具体作品和具体案例,之所以没有必要截图,是因为大家都很忙,彼此沟通的前提是相互信任。我没有时间说废话,你也没有时间听无效的表达。
2、在陈述上述实践的过程中,本人不虚构任何描述,毕竟也是深度研究刑法的人,知道什么是可与不可。当然,也不会刻意吹捧谁、贬低谁,都是客观体会。这和以下几点也有关系。
3、在这些平台上创作,或发布作品,仅仅是体验而已。我们不要企图依靠任何平台让自己成为什么,那些都是过眼云烟。一个人真正的实力在于自身。来平台上,只是为了给更多的人奉献而已。这种心态很重要,不然,会影响与平台的沟通。
5、进一步说与平台沟通的心态。我们既没有强烈的功利的想法,又没有偏激的敌对的态度,所有的行为只是能够依托平台给更多人分享知识、分享思想、分享爱而已,也是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只是平台提供内容而已。如此心态,何必强求。如同给一个媒体或出版社投稿一部长篇小说一样,即使你的作品最后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但任何一家机构也可能在你开始投稿时拒绝你。因此切记,自己认为的价值只是自己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评估的结果,即使按照社会公允的价值标准得到了肯定性评价,依然不能因此强求任何平台。毕竟,任何平台都有自己的风格。
6、包括这篇文章,可能我发给几个平台,有些会用,有些不会用。从有利于品牌传播的角度,本人可能还会继续分析各个平台的实践经验,包括上述几个平台和之前说过的新浪微博,和没有说过的抖音、起点中文网等等。作为任何一个平台,无论在管理者还是在投资者,都希望平台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可。这个前提就是要定期征求用户的意见,重视用户的体验。一般要收集到真正的用户体验,平台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用户主动的分享,平台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高级管理者和投资者从你的渠道看不见,不代表从其他渠道看不见。那样,只能说明当前的编审们企图屏蔽意见、故步自封而已。因此,如果是一个健康、开放、伟大的平台,肯定能够容许不同声音的存在,以实现自身的逐步改良和提高。
仅以此,献给这些平台上的每一位用户。也希望可以在和大家真诚交流过程中,让这些平台做得更好,共同为新时代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