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马乘风 今日头条
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当时文武百官们讨论了半天,却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说话。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来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大家都不同意。
其次,大家都不敢说。
毕竟,当时隋朝国内早就已经乱了套,全国各地都有百姓造反,而所谓的“隋末农民战争”,其实在隋炀帝第一次准备征伐高句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此时此刻,用“天下苦秦(隋)久矣”这句话来形容当时的隋国局面,也算得上是非常贴切的。
大业七年的时候,隋炀帝在山东地区的征兵(役夫)之举,已经搞得当地百姓民不聊生了。
当时,山东邹平县有一个名叫王薄的人,自称“知世郎”,在长白山(并非吉林长白山,而是山东邹平县的一个小山头)造反了,而他也是第一个扯起隋末农民起义大旗的领袖。
王薄还曾编了一首歌——《无向辽东浪死歌》,内容也是朗朗上口: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王薄《无向辽东浪死歌》】
大意是指:我就是长白山前的知世郎,穿着红罗做成的锦背裆。我的长槊可以刺破天半,抡起大刀可以辉映日光。如此威武的我上山可以吃獐鹿,下山能够吃牛羊。如果官军要来杀我,我就舍命提刀向前闯。横竖都是一死,与其死在异乡辽东成为孤魂野鬼,倒不如现在就死,也算是值得了。
御马乘风 今日头条
实际上,古代人打仗和现在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后勤保障工作,早在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元月,隋炀帝就曾颁布诏令,征发河北郡县的男女共百万人,修建永济渠。
永济渠从南边的洛阳开始,一直修到北边的涿郡(今北京地区附近),而隋炀帝修建这条运河的初衷,原本就是准备用来攻打高句丽的。
因此,运河一开通,隋炀帝就想要通过水路将隋朝的士兵和粮草一起运到涿郡,之后再以涿郡作为基地,继而进攻辽东。
运河有了,大船自然也不能少。因此,在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二月,隋炀帝就下令征调民夫,在东莱海口(今山东半岛)打造三百艘巨大的战船,并且严令规定,必须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
据说,当时为了赶工,民夫们简直是不分昼夜,有不少人一直在水里待着,根本就无法上岸休息,好多人自腰部以下都生出了蛆虫。
因此,等一个月时限已到,三百艘战船造好的时候,那些造船的民夫也已经死了大半。
经过一年多不计成本的折腾,在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正月初一,各项准备工作终于就绪之后,隋炀帝从全国各地调集来的大军,共计一百一十三万余人(对外号称两百万人)齐集涿郡,准备攻打高句丽。
根据隋炀帝诏书中的说法,这两百万人的军队被分成了左右两翼,每翼十二军,算起来一共二十四路大军,这支天朝天军一路上旌旗招展、号带飘摇,各个部队的番号清楚明白,也不保守军事秘密,就这样开始向前推进。
根据史书《资治通鉴·隋纪·隋纪五》记载,隋炀帝这支一百多万大军的出征方略为“日遣一军,相去四十里,连营渐进”。总之,等隋炀帝所有的部队出发完毕之后,一共就用了整整四十天的时间,首尾相隔一千多里。
由此可见,如此的行军方式和布阵方式,隋朝军队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大打折扣了。
更为荒唐的是,隋炀帝率领的军队除了战斗人员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闲杂人员,包括大型乐队,成群的和尚、道士、尼姑,还有宫内的嫔妃、女眷,以及大臣家属。
【临发,帝谓述曰:“礼,七十者行役以妇人从,公宜以家累自随。古称妇人不入军,谓临战时耳。至于营垒之间,无所伤也。项籍虞姬,即其故事。”——引自《隋书·列传·卷二十六》】
大家要知道,古代人打仗最为忌讳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军营中有女人的存在。
对此,隋炀帝还曾跟宰相宇文述说过:“你也带上家眷一起来吧,不要听别人胡说八道,说什么女人上战场不吉利。真正临阵对战的时候,不要轻易让女人露面就可以了。安营扎寨的时候,有女眷在身边,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打仗的时候,不是也带着虞姬吗!”
不仅如此,在隋朝的出征大军之内,隋炀帝还带来了不少各个小国的酋长、君主和使节。
因为,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的时候,隋炀帝曾把很多西域小国的君主和使者们带回了中原来显摆,其中有很多人都觉得大隋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好打秋风了,因此有不少人干脆就没有再回自己的小国,其中还包括突厥的处罗可汗。
【注:打秋风——俗语,利用各种关系或者假借某种名义,向有钱人索取财物。】
正所谓:骄兵必败。
隋炀帝此次出征,怎么看都不像要去打仗,更像是去参加嘉年华,重演当年的数次巡游。
一支征伐大军中,居然有如此之多不相干的闲杂人员,可想而知,隋炀帝杨广此次的“东征高句丽”之路,肯定不会顺利!
出征之时,各路隋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百一十三万人,而为大军运输物资的民夫则高于隋军人数的两倍。算起来,当时隋朝直接和间接参战的人数其实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人。
与此同时,长期为这些人服务,往来在道路上的还有数十万人,他们运物资、运粮食,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地干活,因为条件艰苦,使得一路上死者相枕、臭秽盈路,给天下造成了很大的骚动。
大业八年三月底,隋朝大军到达了辽河,最初的“东岸大战”,隋军打得还算不错,一下子消灭了高句丽军队近一万人,而后隋军乘胜包围了辽东城。
【“……公等进军,当分为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又,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引自《资治通鉴·隋纪五》】
为了显示大隋军队乃仁义之师,隋炀帝还打着“吊民伐罪,非为功名”的旗号,严令禁止手下的将军们轻兵掩袭、偷袭或者孤军独斗,而且还正大光明地颁下诏书,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三道之间必须要相互通报,所有的军事进止一定要奏闻皇帝,等待皇帝回复命令,明确指示之后才能行动。
当时,坚守辽东城的高句丽军队数次出击不利,最后只得婴城固守。
因此,隋炀帝下令:“高丽若降,即宜抚纳。”(意思是说,只要高句丽军人表示投降,必须安抚接纳,不得再纵兵进攻。)
自此开始,每当辽东城即将被攻陷的时候,城中高句丽军队的将领就马上声称自己要投降了,让他们快快回去禀告隋炀帝。
一听对方要投降,隋朝的将领们也不敢继续进攻了,只得在原地向隋炀帝上奏表,告诉他城中的守将想要投降,等隋炀帝的回复命令到达的时候,城里的高句丽军队早已经趁此间隙,重新把防御措施弄好了。
高句丽军队就这样反反复复多次,而隋炀帝却一直执迷不悟,为了自己下过的一道命令,他“死要面子”,让隋朝军民在辽东城外“活受罪”,以至于隋军攻打多日,也没能把辽东城给攻下来。
当时,名为来护儿的隋军大将率领水军中了高句丽军队的诈降之计,损失惨重,不得不因此退兵。
而深受隋炀帝信任的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领的军队,包括其他九部兵马,在行至萨水(今朝鲜清川江)附近的时候,由于士卒疲弊,粮草无法跟上,也难以再战了。
更要命的是,隋军在撤退的时候,遇上了高句丽军队的四面夹击,由于各个部队距离太远,战线拉得过长,又缺少补给,使得隋军中很多将士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继而仓皇逃窜。
这九路大军原本一共有三十万五千人,可当他们退回到辽东城下的时候,却只剩下了两千七百人,而隋军的物资、储备、兵器和军械,基本也都在逃跑的路上全部损失殆尽。
御马乘风 今日头条
此次攻伐高句丽,使得隋军士卒死亡过半,同时还造成了大隋国内的农民耕稼失时,再加上隋朝各级官吏贪婪残忍,趁机鱼肉百姓,逼得隋朝百姓迫不得已,纷纷开始聚集造反,王薄、窦建德等隋末英雄,也都率领农民愤而起义。
由此,在隋朝国内因为征伐高句丽,已经出现了大乱的征兆。
不得不说,隋炀帝就是一个偏执狂,搞出如此大的动静还兵败而归,隋朝国内也开始大乱,稍稍消停两年不行吗?
当然不行!
御马乘风 今日头条
60、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61、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62、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63、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4、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65、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66、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67、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68、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御马乘风 今日头条
69、青面兽 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70、船火儿 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1、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2、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3、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4、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75、白日鼠 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76、笑面虎 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77、豹子头 林冲(病逝于杭州)
78、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9、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80、大刀 关胜(饮醉酒坠马,后病逝于北京大名府)
81、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御马乘风 今日头条
107、双鞭 呼延灼(后抗金阵亡)
108、美髯公 朱仝(后立战功)
来自: gml知足常乐 > 《语文》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水浒传108将的绰号、性格及其主要事迹
梁山好汉第五,马军五虎将第一。029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阮小五,梁山好汉中第二十九位,排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五位。032天牢星病关索杨雄杨雄,梁山十员步军头领中排行第七,是梁山第三十二条好汉。他...
荡寇志梁山108将死因
荡寇志梁山108将死因荡寇志梁山108将死因 1 天魁星 呼保义 宋江 逃走,被渔人贾忠、贾义兄弟所擒,押赴京城凌迟处死。小彪将兼斥候 40 地杰星 丑郡马 宣赞 守嘉祥时被哈兰生擒获,押赴京城凌...
《水浒传》108将排名表!
15天立星/天健星双枪将----董平----第69回第69回----马军五虎将、虎军大将。16天捷星/天玄星没羽箭----张清----第70回第70回马军八----...
水浒传108将
歩军头领23天微星九纹龙史进于敖山被哈兰生擒获,押赴京城凌迟处死。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25天退星挿翅虎雷横守三关时被张应擒获,押赴京城凌迟处死。水军头领27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守莱芜时被云龙擒获...
新版《水浒》全套剧照
新版《水浒》新版《水浒》
水浒中108将都是怎么死的
(一百单八将排行第93位)(一百单八将排行第94位)(一百单八将排行第95位)(一百单八将排行第96位)(一百单八将排行第97位)(一百...
梁山泊一百单八将
上梁山后为步军头领。16、天捷星没羽箭张清:原为东昌府猛将,曾用飞石技连伤梁山一十五将,后被吴用设计擒拿,归顺梁山后为马军八虎骑...
《水浒传》108将的绰号、经典的典故和悲惨的结局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大副军师。第三十九位:病尉迟=孙立,位列地勇星,小彪将兼斥候!第五十位:锦毛虎=燕顺,位列地强星,小彪将兼斥...
水浒108将
在梁山,和吴用商议用计让人模仿蔡京笔迹写成假书来救宋江,不料一时疏忽,在图章上出了纰漏,连累戴宗也被陷在狱中,后被梁山好汉从法场上救出,上了梁山,做了总探声息头领,排梁山好汉第二十位。后...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