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小学毕业照
此外,考生们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看看轻松、幽默的小品文,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听下自己喜好的音乐,喜欢旅行的学生可以在小区散散步,亲近一下大自然,这些都有利于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
备战高考的时光一定是辛苦的
但经历过之后你会发现
从此再难有一段时光
身在其中的人喜忧参半
走过的人却无比怀念
对于高三的记忆
是课间一起讨论题目、一起去小卖部的同桌
是跑操时整齐的步伐和响亮的口号……
期待凯旋归来的你
最后,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一条——
记得带上你的笑容和自信。
今日头条小学毕业照
区环保局严格管控环境噪声污染,为中高考护航。
��5月31日22:00至6月18日6:00,全区范围内禁止涉及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夜间施工作业。
��6月7日至9日(高考)、6月17日至18日(中考)期间为“禁噪期”,禁止考场周围500米内昼间建筑施工作业。
��区环保局开通24小时12369值班投诉电话,并在中高考当天每个考场安排两名环保人员蹲点值班,发现声源立即前往现场采取强制措施制止。
同时,区交警大队将提前做好交通疏导,在有考点的主干道上设立临时禁鸣、缓行标志,维护好各考点(场)门前及周边的交通秩序,保证畅通无阻。
在6月8日下午高考外语听力考试期间(14:40-15:20),为防止交通噪音可能影响考试,要对有关考点周边路段,自14:35至15:25,实行短时管制,保证听力考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区高级中学考点东边湖山路道路,机动车辆禁止通行
��南大门前天元东路,机动车辆通行时必须慢行,禁止鸣笛
��天印高级中学大门前上高路,机动车辆通行时必须慢行,禁止鸣笛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大门前吉印大道,机动车辆禁止通行。
此外,各考点属地派出所将专门组织2—3人的“高考服务队”,为考生解忧排难。
今日头条小学毕业照
江宁医院的端木医生介绍说,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很多考生家长会在网上搜索考生食谱,“改善”孩子伙食,希望孩子能在大考中突出重围。事实上,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在短时期内并不起效不说,还可能导致孩子不耐受,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过敏。因此,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对主食、蔬果和肉蛋奶进行合理搭配,做到均衡膳食,营养全面。同时,考生进出空调房间尤其要注意,不宜贪凉,可能会导致空调病,出现鼻塞、头昏、乏力等症状。万一孩子在考试期间生病了,只要不是病得不能坐下来拿笔写字,生病对考试的影响其实就只是心理上的,并不会妨碍大脑思考。家长也要给他这样的信念: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跟他说,你都生病了,如果没考好也是能理解的,这样孩子反而能放下包袱,轻松应考。
今日头条小学毕业照
本报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王晓帅
又到高校毕业季,每个学生都会拍一组毕业照作为毕业纪念。在天津科技大学,有一位老教授已经义务为毕业生拍照20年,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不顾天气炎热和膝盖疼痛多次趴在地上亲自为学生们拍摄毕业照,这一举动感动了无数师生;他每天都佩戴鲜红的党徽走进课堂,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他教的是晦涩枯燥的理工专业课,却让学生们觉得“很有趣”,他就是天津科技大学教授——陈建平,以学生为本是他一向坚持的教学理念。
陈建平为学生拍照片的样子
毕业季,一组大学老师趴在地上亲自为学生们拍摄毕业照的照片刷爆了科大师生的朋友圈和微博,在网上火了起来,照片拍摄者是陈建平教授。20年来,陈教授不顾天气炎热和膝盖疼痛,每年都为学生们拍照片,感动了许多网友,大家纷纷称赞他为“最美老师”,而他拍照的姿势,也被大家形容为“最美姿势”,他用这身影勾勒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光影,有光亮、有温度,更有让人追随的力量。
右起第二位为陈建平
“佩戴党徽,既有一种荣誉感,又有一份责任感。”陈建平坚持每天佩戴着党徽走进课堂,成为学生心中一道最耀眼的风景。而在早年期间,学校还没有给老师发放党徽的时候,陈建平每学期开课开始就会亮明党员身份:“我是一名党员,忠诚于教育事业,请同学们监督。”他那对三尺讲台的坚守、春蚕蜡炬的选择,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信念。他特别鼓励同学们参与公益性科研工作,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同时,助其养成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世界观。同学们参与的武警消防器材革新改造项目,不仅荣登上了全国拥军通报,部队还给每位学生写了证明材料。
“你在学校学习中涉及和应用了哪些标准?你生活中是否买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为什么?”陈建平教授的这门课,叫《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中标准和标准化概念,他还特意引入了教育教学规定作为标准的实例,组织学生评委组,评定作业,让学生参与教学,角色换位…… 陈建平课程组的老师们为了将正确的价值观、大局意识融入教学,对自荐的学生评委集中培训,学生评委评定后的作业,教师仔细核对,并总结评议评定的质量。陈教授还鼓励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在企业的转化项目,布置具体任务,创造和研究生及企业技术能手的接触机会,提升其工程和科研及动手能力,探索及不断改进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模式,形成素质修炼的“大熔炉”。
陈建平为学生拍的毕业照
今日头条小学毕业照
1980年是恢复高考的第四年。家住乾县阳峪公社冯北大队的董彦明参加了高考。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考试了,前一年他因5分之差失去了参加高考的资格。
“我数学成绩不行,那一年使劲补课,最后考了67分,当时满分是100。对于文科生来说,这个数学成绩已经算比较高的了。”董彦明回忆。
和现在不同,当年高考为考前填报志愿。因班主任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其影响下,董彦明的第一志愿也填了这里。“成绩出来后,我比当时的分数线高出分,稳了。”历史系作为当时学校的王牌专业,系主任由副校长史念海兼任。
“这个信封我一直保存在一个皮夹子里,时间长了,纸都脆了,我给背面贴了白纸加强保护。”董彦明给记者展示了那封1980年7月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挂号信的信封。泛黄的纸张,右上角一张白色的邮票,右下角署名陕西师范大学,地址在西安南郊,旁边还有“5 — 2946”的电话号码。
对于董彦明而言,现在所有的回忆,只浓缩成了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的幸福,在心中挥之不去。“一封挂号信,改变了我这个农村孩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