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狂宴今日票房(2021今日票房排行榜实时)

个人学习 23 0

冷血狂宴今日票房

目前,《冷血狂宴》已经上映4天了,影片播放量还在不断上涨,截止到12月8号下午5点,影片的播放量已经接近7000万次。

按照影片当前的热度,能否破亿还很难说。因为从当前《冷血狂宴》的口碑来看,很难支撑它走出长线趋势,而且从当前猫眼专业版的猫眼热度与早几天上线的网络电影相差不大。

冷血狂宴今日票房

无论是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目前《冷血狂宴》口碑陷入低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爵迹2》上线当天,导演郭敬明并不确定这部电影能取得怎样的成绩,但郭敬明表示,如果观众想看的话,他卖了房子也要拍《爵迹3》。

当《爵迹2》的播放量达到2800万时,郭敬明高兴的在社交平台表示,不需要卖房子也能拍《爵迹3》了。

冷血狂宴今日票房

似乎每次看到书生进京赶考的电影,都注定“沾神惹鬼”,这也足以见得《聊斋志异》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张国荣和王祖贤主演的《倩女幽魂》系列就改编自《聊斋》中的一节《聂小倩》,更有《胭脂》(1925、1980)《马介甫》《人鬼恋》《湖山盟》《扇中人》《连琐》《狐鬼嬉春》《鬼叫春》《画中仙》《灵狐》《莲香戏鞋》《精变》《鬼妹》《狐缘》《古墓荒斋》等数十部作品出自《聊斋》,其中1925年的《胭脂》是香港第一部故事长片,1980年浙江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胭脂》则是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而1991年谢铁骊执导的《古墓荒斋》还是周迅的电影处女作,可以说,一部《聊斋》,串起了小半个中国电影史。

中国电影步入大片时代后,《画皮》系列、《画壁》等作品将《聊斋》故事通过技术特效呈现在大银幕上,加上周迅、赵薇、陈坤等明星的加盟,这些取材自《聊斋》的电影一度成为了票房的保证。

“华语大片时代缔造者”江志强则在打造完《捉妖记》系列后,再度着眼于取材自《聊斋》的《春江花月夜》,并觉得这个小说名过于唯美,观众无法从名字中知晓电影的内容,因此改名为《赤狐书生》,加上影视当红小生李现和选秀当红偶像陈立农的票房保证,无疑试图重现从《倩女幽魂》到《画皮》的“聊斋辉煌”。

从《赤狐书生》中的书生同款造型看,陈立农所饰演的角色既是一种对《倩女幽魂》的借鉴,又是一种对港片黄金时代的致敬;而李现的“男狐妖”则在满足观众好奇之余,拉近了女性影迷的距离。截至发稿时,该片票房已突破5000万,能否打响“魔幻贺岁第一枪”就看该片本周末的票房成绩了。

《冷血狂宴》之后,郭敬明在看哪?

郭敬明导演的《爵迹》“借鉴”《Fate》系列从世界观到人设再到技能的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Fate》系列在粉丝圈之外的影响力可不止于此,前两年陈坤的火爆全网的逆天颜值cosplay就来自Fate系列手游大作《Fate/Grand Order》中的经典角色“红A”。

而近两年在内地上映的《命运之夜——天之杯》剧场版,则是其中第三条剧情线,简称_樱线_,被称为情节性最强、最具内涵的一条故事线,真正揭露了圣杯战争的真相与Fate故事最深层的阴谋。前两部《恶兆之花》《迷失之蝶》已经上映,并在豆瓣分别拿下了和分的高分,第三部《春之歌》预计将于明年上映。

说回《冷血狂宴》,因为和《Fate》的各种相似,不妨将其看做同一类型的不同故事线,或者“郭氏同人作品”。然而其豪华阵容之星光实在耀眼,特别是易烊千玺、王源等年轻影人如今已经有了《少年的你》《地久天长》等极具分量的代表作,因而又必然会引起众多粉丝的集体关注。2016年的《爵迹》引起的轰动与极端评价依然历历在目,还收获了亿的不错票房,续作《冷血狂宴》即使转战网络阵地,首播依然登顶猫眼网络电影实时热度榜TOP1。

到了12月底,郭导的另一部作品《晴雅集》即将上映,该片继续将眼光投向日本,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世界级IP《阴阳师》,分为《晴雅集》和《泷夜曲》两部 。讲述混沌乱世之中,百魅觉醒、式神集结,众法师齐聚天都城封印大妖祸蛇,惊天阴谋在重重危机之中浮出水面。实打实的改编当然比议论纷纷的”借鉴“要好很多,影迷们也开始把目光更多的投向电影制作本身,而不是各种花边新闻。

实际上,中国古代神怪小说,从《山海经》《封神演义》到《西游记》《聊斋志异》多如繁星,魔幻素材可谓比比皆是,希望郭导以后再拍这类题材,不用再伸头往外看,直接采用老祖宗的配方,岂不更加纯正地道?

冷血狂宴今日票房

就拿此次的《冷血狂宴》来说,尽管它的口碑饱受争议,但无论是它的热度还是网播量都在头筹,给当前冷却的网络电影市场注入活力。

而且从国产重工业大片来看,《流浪地球》等不少影片的背后都有着大IP的支撑。可以说,市场在追求重工业大片上,开发本身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大IP优势更为明显。

不过《爵迹3》能否再创“辉煌”,可能要打下一个问号,因为现如今的市场不再是单靠大IP的“外壳”就能拥有票房的时代了。更细分的市场实际上需要更优质的口碑来完成传输,对于此类电影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冷血狂宴》显然是不合格的。

其次,郭敬明在影片中采用的演员往往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这也给电影带来了一些不可控的风险。

总的来说,无论是《爵迹》还是《冷血狂宴》亦或是将来可能会拍的《爵迹3》,这种工业化的尝试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这种重工业的大片是否真的需要“流量为王”也是值得思考。此次《冷血狂宴》已经在内容上没有太多价值,不过它在另一方面也给了行业一种警示,对一种过时创作模式和流量失守的警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